JHU醫學教授因新冠失去弟弟 未見最後一面 以救人紀念弟弟

https://cdn.media.worldjournal.com/wp-content/uploads/2020/05/202005300230108372_36739.jpg
克弗思科在巴爾的摩工作,他52歲的弟弟3月在新澤西因新冠去世。(取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官網)
https://cdn.media.worldjournal.com/wp-content/uploads/2020/05/202005300230108331_36739.png
克弗思科(左)因為工作在抗疫一線,弟弟(右)被新冠病毒奪走性命的最後時刻他也沒能到場見弟弟最後一面,但他將傷痛化為動力,更努力救治病患。(ABC7)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 Hopkins)醫學院教授克弗思科(Joseph Cofrancesco)對新冠病毒並不陌生,除了在一線工作要面對眾多病患,他自己最年輕的弟弟3月也因新冠在新澤西去世,由於工作他無法見弟弟最後一面,傷痛難言,但他將傷痛化為動力,在一線為拯救更多生命而努力。

「失去最小的弟弟太讓我難過了」,克弗思科在疫情爆發後就工作在一線,但自從新冠疫情奪去他至親的生命後,他感到「病毒真的與每個人都很近」,於是更努力的照顧每一位新冠病患,「不希望發生在我弟弟身上的悲劇在其他家庭中發生」。

克弗思科在巴爾的摩工作,他52歲的弟弟住在新澤西,「他的身體一直非常健康,但3月他的身體狀況急轉直下,在他被插管之前我和他通過電話,那是我們最後一次交談,因為插管之後他就進入重症病房,那裡不允許任何訪客」,克弗思科表示,身為一名醫療工作者,他自己也無法想像弟弟和其他類似病患,以及他們的家人要經歷多少痛苦。

「我當下的第一反應就是要立即駕車前往新澤西,戴著口罩、穿著防護服去看看他所在病房的情況」,但克弗思科最終還是忍住了,他堅持待在巴爾的摩,完成沒日沒夜的抗疫工作,「弟弟去世的事後全家都沒能團聚,連喪禮都沒辦」。

「傷痛的情緒只能自我消化」,克弗思科意識到,紀念弟弟的最好方式就是照顧好他眼前的病患,讓更多人免於疾病和傷痛,於是他主動加班,盡可能多的陪伴病人和他們的家屬,「讓他們不孤單,知道總有人在關心他們」。

克弗思科表示,很欣慰看到疫情正在減緩,但「病毒真實存在」,因此建議民眾在復工之後仍謹慎對待,「對自己和自己所愛的人們負責」。

data-matched-content-rows-num="10,4"
data-matched-content-columns-num="1,2"
data-matched-content-ui-type="image_sidebyside,image_stacked"

記者張筠/馬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