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20/5/tiw0qmc1wsm46gdc2tv4lnk2jgqjjf.jpg?auto=compress&h=648&q=80&w=1080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是過敏專科醫生,也是過敏兒媽媽》:為什麼「異味性皮膚炎」的診斷常會不一樣?

by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明明是同一個孩子,在前一間醫院診斷為異位性皮膚炎,在另一間醫院卻說還沒有到異位性皮膚炎的階段。對於異位性皮膚炎的診斷基準,在每間醫院稍有不同的理由在於,至目前為止仍沒有明確的檢查基準。

文:閔雅琳

聽說異位性皮膚炎滿周歲後就會好轉?

一般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大多在滿周歲前後情況好轉。食物過敏也是大約在周歲時好轉,因此與食物過敏相關的異位性皮膚炎症狀也一併改善。不是在滿周歲,接下來大部分就是在滿兩歲左右時好轉。但是有些孩子在滿兩歲後,異位性皮膚炎沒有好轉反而情況加重,那就可能是進入了慢性化的階段。

小孩子的異位性皮膚炎一般是皮膚發紅、粗糙不平,而更嚴重的情況則是流組織液。若是進入了慢性化的階段,就會以更乾燥的型態呈現,皮膚粗糙、角質變白剝落。長時間下來,皮膚也會逐漸變得厚、硬,還有色素沉澱。

沒仔細看會像是沒有洗乾淨,好像髒髒的。小時候多半出現在手肘或膝蓋的外側,隨著年齡增長則多出現在手肘或膝蓋的內側。嬰兒時期即使癢也無法抓,而到了這時期,開始能自己抓癢,皮膚狀況會變得更嚴重。搔癢的情況主要

在晚上更嚴重,用充滿細菌的手指摳、抓脆弱的皮膚,容易造成感染。因此,很多會變成膿痂疹(impetigo)。

異位性皮膚炎的診斷基準

明明是同一個孩子,在前一間醫院診斷為異位性皮膚炎,在另一間醫院卻說還沒有到異位性皮膚炎的階段。對於異位性皮膚炎的診斷基準,在每間醫院稍有不同的理由在於,至目前為止仍沒有明確的檢查基準。

透過血液檢查測出的空腹血糖數值、糖化血紅素數值,能診斷是否為糖尿病;透過血壓計測量的血壓數值高低,能診斷是否為高血壓,但是異位性皮膚炎,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數值標準以供診斷。因此,異位性皮膚炎是透過前人訂定的幾項基準來診斷。

異位性皮膚炎的代表性症狀是搔癢。

每到晚上就會發癢,常抓癢的下場就是皮膚常有傷口。病變的模樣及分布具特徵性,隨年齡稍有不同。另外,是否伴隨著其他過敏性疾病,或是有無家族病史,都是重要的診斷基準,因為異位性皮膚炎是具強烈遺傳性的過敏疾病。異位性皮膚炎的診斷中,並沒有針對年齡的判斷基準。

然而在滿周歲前發病的異位性皮膚炎病患中,有許多在一歲過後自然痊癒的案例,所以有些情況下不會診斷為異位性皮膚炎,而是稱作「嬰兒溼疹」。

異位性皮膚炎的診斷基準,每個學會都稍有不同。雖然診斷的基準有很多套,但我在下面整理了皮膚科學會於2006年公布的異位性皮膚炎診斷基準。診斷基準的組成為主要標準3種與次要標準14種,在這之中,若符合兩種以上的主要標準、四種以上的次要標準時,一般會診斷為異位性皮膚炎。這是一份可以簡單診斷的項目表,我建議大家親自試試。

三項主要標準

https://image6.thenewslens.com/2020/5/579g9jud31us8klzgvr9df8fss60ju.jpg?auto=compress&q=80&w=1080
Photo Credit: 采實文化
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20/5/p63rjszcqawlawt7y35l7nx5bmksi4.jpg?auto=compress&q=80&w=1080
Photo Credit: 采實文化

書籍介紹

《我是過敏專科醫生 也是過敏兒媽媽》,采實文化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

作者:閔雅琳

聽說類固醇不好,但小孩癢到睡不著,到底該不該擦藥?看到孩子受過敏之苦,開始自責是不是自己懷孕亂吃所造成……

小孩過敏不是父母的錯,也非不治之症,從預防、緩解到控制,一位醫生媽媽公開抗敏實踐,以及那些在診間來不及告訴父母的照護小事。

https://image2.thenewslens.com/2020/5/hac1f4wcb8zsle1cgmteeguqmbaxon.jpg?auto=compress&q=80&w=1080
Photo Credit: 采實文化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