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20/5/cxulzf58vihe9fs18kogj83cp22f4v.jpg?auto=compress&h=648&q=80&w=1080
Photo Credit:AP / 達志影像

槓上最愛的推特,川普提行政命令削弱社群平台審查權

by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川普因日前2條推文被推特標註為「無根據」,認為推特審查不公,提出行政命令,意圖削減社群平台的審查權,維護「言論自由」,但這種作法可能適得其反。

推特(Twitter)是美國總統川普最愛使用的社群平台,經常藉推文抒發己見,為推特創造不少流量;但是,推特日前將川普的2條推文標註為「無根據」,提醒讀者查證,使川普顏面無光、大為震怒。川普於當地時間28日簽署行政命令,要求審查對這些社群平台公司的法律保護。

川普為何槓上他最愛的推特?

美國今年11月將舉行總統大選,加州提供選民「郵寄投票(Mail-In Ballots)」的方案;川普在當地時間26日早上發布2條推文,宣稱這種方式會造成選票詐欺、造假、選舉舞弊等現象。

推特很快在這2條推文下方標註「獲得關於郵寄投票的事實」連結,也就暗示了川普這番言論沒有事實根據、可能是虛假陳述。

川普回擊稱,「推特正在干預2020美國總統大選」,重批推特扼殺言論自由,「我身為美國總統,絕不允許這種事發生!」

於是,大戰就此展開。

《中央社》報導,白宮發言人麥肯內尼(Kayleigh McEnany)在記者會上表示,是時候公開推特跟其他社群平台對川普與保守派的偏見了。麥肯內尼提到,中國官員在3月時透過推特散播陰謀論,稱美軍必須為COVID-19(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簡稱武漢肺炎)疫情負責,而推特直到今天才對這條訊息加註查核警語。

麥肯內尼質疑,美國大型科技公司對中國處處禮遇,例如Google為了中國市場,甘願為中共設計易於監控的搜尋引擎;臉書和推特放任中國散播掩飾打壓宗教自由和人權的廣告。這些平台處置中國假訊息如此優柔寡斷,對比之下,審查川普和其幕僚似乎就顯得熱切許多。

川普本人也採取行動,昨(28)日簽署行政命令,針對美國「通訊端正法(Communications Decency Act)」第230條,取消對社群平台的法律保護。

網路平台究竟要不要負責?

《中央社》報導,1996年通過的「通訊端正法」第230條規定,互動式電腦服務的提供者或使用者,針對非出於自身的資訊內容,不應被視為出版人及發表人。意即「用戶意見」不代表推特和臉書這類平台的立場,若用戶發表不當內容,這些公司可免責;但公司也有責任制定審查政策,規範平台上呈現的內容。

《衛報》指出,川普在這份行政命令草案中,指責這些社群平台「選擇性」地審查內容,要求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對「通訊端正法第230條」做出解釋,變更或取消網路公司的審查權;並邀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協助舉報有偏見的網路審查,並禁止用聯邦政府經費在這些網路平台上投放廣告。

法律要修,但不是川普想像的那樣

《衛報》另一篇文章分析,川普的計劃是削弱「通訊端正法第230條」的保護效力:如果社群平台行使了內容審查和加註標示,就應該對這些審查和編輯行為負起法律責任。川普固然沒有要求明文禁止網路公司進行這些行動,但可能使網路公司為了避免法律責任而放棄規範用戶,造成網路資訊更加混亂,與現行的其他法律也有衝突。

又或者,網路公司將不再花費時間做事實查證,直接採取更嚴格的審查措施,有問題的用戶一律封鎖、有疑慮的內容一律刪除。如此一來,川普想要維護的「言論自由」反而更加受限。

川普這項行政命令毫不意外地引發各界批評,多指責他是在進行政治報復。紐約霍夫斯特拉大學(Hofstra University)公共關係學助理教授阿雷茉(Kara Alaimo)投書《CNN》表示,「通訊端正法第230條」確實需要修改,但是與川普提案的方向完全相反,不應該迫使網路公司放棄審查、或不再負起查核事實的責任,因為網路現在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充斥各種虛假、誤導訊息,不能放任不處理。

審查機制仍是一團謎,但涉種族歧視必刪

網路平台的審核機制至今仍有爭議,例如中國影音平台《抖音》的海外版《TikTok》,被美國質疑有資安疑慮,也被懷疑對用戶上傳的內容進行中國式審查;新聞評論網站《VOX》報導,去年11月,美國紐澤西州一名學生在TikTok上傳3段影片,內容與中國壓迫維吾爾族穆斯林有關,就遭到刪除。

TikTok對此解釋是人為疏失,並強調海外版的伺服器不在中國,在加州另有審查團隊,不會接受中國指示。然而其母公司在中國,公信力仍遭到質疑。

影音平台YouTube近日也出現一項爭議。《自由時報》報導,不少網友指出,若在YouTube留言「五毛、426、支那、共匪」等字詞,都會在15秒內被刪除。

美國科技網站《The Verge》指出,去年就曾發生過類似事件,顯然不是短期問題;YouTube對《The Verge》解釋,原因是「系統出錯」,可能是因為過度仰賴自動過濾系統,篩選掉「會令人反感」的字詞;但YouTube並未詳細解釋系統是如何發生錯誤,或者這些字詞如何成為系統自動過篩的目標。

《三立新聞》對YouTube進行實測,發現只有對中國人帶有歧視性的字詞,例如「共匪」、「東亞病夫」、「支那」等會被刪除;在中國的敏感字眼如「活摘器官」、「六四天安門」、「法輪功」、「藏獨」等仍可正常顯示,推斷YouTube可能是根據反歧視原則,來設定過濾系統。比照其他針對種族的歐美歧視用詞,例如絕大多數的「N-word」,也都會遭到刪除。

新聞來源:

責任編輯:林宜萱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