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荀玉根:如何应对加速的老龄化?

by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股市荀策

  【海通策略】如何应对加速的老龄化?(荀玉根(金麒麟分析师)、吴信坤(金麒麟分析师)

  核心结论:①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19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近12.6%,老龄化速度超过美欧,未富先老现象突出。②日本居家养老是主流、介护保险制度独具特色,美国养老地产更风靡,太阳城和CCRC模式受众广泛。③中国老龄化加速将推动商业保险、养老医疗、科技养老等“银发经济”快速发展。

  如何应对加速的老龄化?

  2019年中国新生儿数量为1465万人,较2018年减少约58万,预计2020年将继续下降,出生人口连降加快老龄化到来。人口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主体,年龄结构是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最基本、最核心的决定因素,研究人口年龄结构特别是老龄化问题意义重大。本专题在我们前期报告《老有所养,时不我待—20140209》、《漂洋过海看养老—20140222》基础上深化研究,分析中国老龄化现状及特点,总结国外养老政策与产业发展经验,并探讨中国“银发产业”发展前景。

  1.未富先老——中国正加速迈入老龄化社会

  中国已于2000年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口平均年龄直追美、日。由于生育率下降和人均寿命延长,老龄化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但中国由于长时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中国已经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按照国际通行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或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意味着这一国家(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联合国人口署统计,2000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首次超过10%达10.03%,2002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首次超过7%达7.08%,标志着中国最早已于2000年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2019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达1.76亿,较2000年的0.88亿增长近一倍,占总人口比例为12.6%。2019年中国社会人口平均年龄达37.6岁,同期美国、日本、欧洲、印度社会人口平均年龄分别为38.9岁、46.7岁、41.7岁、30.0岁,以上各国工作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分别为70.7%/65.2%/59.4%/65.2%/67%。预计2030/2050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24.8%/34.6%、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6.9%/26.1%,人口平均年龄达41.2岁/45.6岁。

https://n.sinaimg.cn/spider2020527/617/w1054h363/20200527/1353-iufmpmn1447047.png
https://n.sinaimg.cn/spider2020527/614/w1054h360/20200527/cf02-iufmpmn1447048.png

  人口预期寿命延长、出生率低迷,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前所未有。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条件改善,中国人口预期寿命显著延长,从1960年44岁提高到2019年77岁,部分沿海发达地区人口预期寿命更高,2019年上海户籍人口预期寿命高达83.66岁。生育意愿持续走低、二胎政策效果不及预期造成中国人口出生率连降,2019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仅为10.48‰,新生儿数量仅1465万,较2018年下降58万,创70年以来新低。此外,建国后鼓励生育的政策催生了新中国第一次婴儿潮,人口出生率连续5年维持在37%以上,三年自然灾害结束后经济形式转好带来补偿性生育,触发了第二次婴儿潮,10年内出生人数逾2.5亿,占当前中国人口总数的17.6%。这两波婴儿潮出生的人口将在2010-2030年间逐渐步入老年,庞大的潜在老龄人口使中国即将面临快速发展的老龄化形势,预期中国2010-2030老龄化速度与日本社会老龄化最为迅速的时期(1990-2010年)相仿。新生儿数量不足、潜在人口集中迈入老年,将加快中国人口的老龄化速度,从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上升速度来看,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前所未有。当一国(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4%,则意味着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根据联合国人口署预测,2025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4.03%,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这意味着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从7%(老龄化)上升至14%(深度老龄化)仅用24年(2002-2025),而这一过程美国用了71年(1942-2012)、日本用了24年(1971-1994)。我们还尝试用单位时间(1年)社会人口平均年龄变化来刻画老龄化速度,2000-2018年间中国老龄化平均速度达到0.34岁/年,而同期美国、日本、欧洲老龄化速度分别为0.19岁/年、0.32岁/年、0.17岁/年,这一时期中国老龄化速度甚至快于日本。若以此速度发展, 2050年中国人口平均年龄将达到45.6岁,14岁及以下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仅为14.15%,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达到26.07%,届时每4个中国人中将有一位65岁及以上年龄的老人。

https://n.sinaimg.cn/spider2020527/620/w1059h361/20200527/b12b-iufmpmn1447090.png
https://n.sinaimg.cn/spider2020527/617/w1060h357/20200527/fa75-iufmpmn1447089.png

  未富先老是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突出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整体水平仍然不高,经济基础薄弱、人口基数大导致部分人均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加之老龄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中国出现了未富先老现象。从人均GDP角度看这一现象十分明显,联合国人口署统计口径下,2018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9%,人均GDP为7755美元(2010年不变价美元,下同),而主要发达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与中国当前水平相似时,其人均GDP水平均高于中国,美国26223美元(1976)、日本34877美元(1988)、欧盟16434美元(1972)。此外,当前中国体现人口年龄性别结构的“人口金字塔”呈现明显的纺锤型结构,即中间部分较为突出、而上下两部分较为狭窄,其中中间突出部分主要45至54岁、25至34岁两个年龄段,前者是上世纪60年代前后生育高峰(金麒麟分析师)出生的人群,后者则是上世纪80年代前后第二个生育高峰出生的人群。从国际比较视角看,欧洲、美国与日本人口年龄性别结构也呈现较为明显的纺锤型,其中日本的纺锤型结构最为明显,而印度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呈现十分明显的金字塔型。这预示着中国、欧洲、美国、日本已经逐渐进入老年型人口结构,印度仍然处于年轻型人口结构,未来人口增长潜力巨大。

https://n.sinaimg.cn/spider2020527/623/w1059h364/20200527/c35a-iufmpmn1447135.png
https://n.sinaimg.cn/spider2020527/617/w1057h360/20200527/675e-iufmpmn1447137.png
https://n.sinaimg.cn/spider2020527/617/w1057h360/20200527/e370-iufmpmn1447181.png

  2.他山之石——日、美养老政策与产业瞰览

  日式养老十分注重人性化关怀,居家养老是其最主要模式。相较于其他国家,日本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更为严重,联合国数据显示2019年日本人口平均年龄为46.67岁,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高达28%,日本早在1990年前后进入人口负债阶段,2019年日本人口总抚养比更是达到0.68。日本文化具有典型的东方特色,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注重家庭文化与孝道传承,比起机构养老,老人更倾向于和子女生活在一起,日本逐渐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主的多元化养老模式。日本养老保障体系完善,多层次养老金体系十分健全,经过不断发展,最终形成了由三大支柱共同保障的养老金制度:第一层支柱为基础养老保险,具有强制性和全民性,年龄在20岁至59岁之间的常住居民均须依法为国民养老保险体系缴纳保费;第二层支柱为厚生年金与共济年金,与个人收入挂钩,缴费金额为收入的固定比例;第三层支柱为多样化的补充养老保险,属于非公共养老保险,包括企业年金和商业介护保险等,补充型养老保险具有自愿缴纳的特征,可以有效提高养老金替代率水平,满足不同的养老保险需求。

  日本介护保险制度独具特色,日医学馆是最具代表性的介护服务供给方。老年人除了维持正常生活支出的经济需求外,更有生活照料及健康照护等方面的服务需求,对于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来说服务需求更为重要。在居家养老模式下,介护服务既满足了传统的亲情照顾的需求,又解决了老龄化问题带来的家庭负担过重的问题,实现了家庭养老与医疗养护的统一。日本补充养老保险中的商业介护保险专注于满足老人护理、照顾等服务方面的需求。介护保险是一种独立的社会保险,提供给被保险人以生活照料及健康照护,强调服务供给而非现金给予,符合条件的被保险人在申请及通过认定后,即可享受介护保险服务,其享受介护服务产生的费用由政府承担45%、介护保险承担45%、被保险人仅需承担10%。从日本养老实践来看,介护服务覆盖广泛,不仅涵盖了老年人日常生活和基础医疗照护,还包括了支援老年人自立能力、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等方面,介护保险自2000年推出后一直广受欢迎。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统计,截至2020年2月介护保险1号(专门针对65岁以上老人)参保人数已达3552万人,65岁及以上老人中介护保险1号覆盖率已达98%。日本相关法律允许民间营利性企业提供介护服务,日医学馆是其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上市企业,截至20/05/18其最新市值已达1144亿日元。作为提供综合类养老服务的上市公司,介护服务是日医学馆最主要业务和收入来源,公司介护服务旨在从身体、社会适应、精神状态等多方面为老年人提供协助,介护服务收入占公司总收入比例达52%,截至2019年3月日医学馆共有从事服务业务的员工60247名,介护服务使用者达11.7万人。

https://n.sinaimg.cn/translate/617/w1059h358/20200527/dc93-iufmpmn1448672.png
https://n.sinaimg.cn/spider2020527/622/w1059h363/20200527/fbd0-iufmpmn1447649.png
https://n.sinaimg.cn/spider2020527/602/w1050h352/20200527/6456-iufmpmn1447643.png

  美国老龄化进程缓慢、程度稳定,养老地产更为风靡。根据美国商务部普查局的统计,1942年美国即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7.1%,但1946-1964年出现的美国婴儿潮诞生了7590万婴儿,客观上减缓了老龄化的进展速度,因此美国老龄化程度比较稳定,直到2013年美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才超过14%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美国政府通常只向老年人提供基本的养老保障,福利雇主养老金计划(例如401K)和个人退休账户(IRA)才是养老金的主要来源。至今美国仍未有要求成年子女赡养老人的全国性法律,美国文化传统也更提倡追求“独立精神”,养老问题多由政府与老年人自身共同解决,因此美国逐渐形成了结构完善、品类丰富、高度市场化的养老地产产业。美国最主要的两种养老地产模式为开发商主导的“太阳城模式”与运营商主导的“持续护理退休社区(CCRC)模式”。

  “太阳城模式”实质上是由地产开发商主导的住宅开发,“CCRC模式”实质上是提供地产租赁及养老服务的机构养老。“太阳城模式”地产项目选址一般位于郊区,房价相对便宜、占地广阔且自然环境优越,建筑与道路规划完全依照老年人需求量身打造,其目标群体是55~70岁的健康的老年人群,因此社区内并不专门提供医疗配套设施,但提供各种休闲设施、活动会所以及户外运动设施,旨在为老年人量身打造一个“老人之城”。在“太阳城模式”下,地产开发商通过销售养老概念的住宅来盈利,太阳城社区住宅种类丰富,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养老需求与经济状况选择合适的服务,太阳城社区的平均规模为2万余户,社区入住率高达90.95%,截止至2019年全美已有太阳城项目十余个,分布于加利福尼亚州、亚利桑那州等。与“太阳城模式”不同,持续护理退休社区(CCRC)将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融为一体,满足老年人不同生理年龄阶段的不同健康、护理和医疗需求,使得老人可以持续地在该社区度过整个老年生活。在“CCRC模式”下,项目运营商通过收取房屋租赁费、服务费以及会员的入门费(按照房间大小与护理程度而定)来盈利。“CCRC模式”的受众范围十分广,包括自理型老人、介助型老人以及介护型老人,同时根据受众不同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对于自理型老人主要提供便捷的社区服务和满足精神生活的服务,对于介助型老人主要提供日常护理服务,对于生活完全无法自理的介护型老人则提供24小时的特殊监护服务。

https://n.sinaimg.cn/spider2020527/618/w1060h358/20200527/baab-iufmpmn1447854.png
https://n.sinaimg.cn/spider2020527/608/w1051h357/20200527/ddd5-iufmpmn1447856.png

  3.方兴未艾——中国“银发经济”前景广阔

  养老产业链是为满足老年人口健康、幸福需求的综合性产业集合。美、日根据两国国情特点,发展出较为完善且各具特色的养老产业链:美国养老产业由市场主导,优先发展社区生活协助、专业医疗服务、专业护理服务为代表的养老服务业,而美国养老地产项目就是这些养老服务的重要载体;日本养老产业更具人性化关怀,在尊重东方文化特点的基础上聚焦有效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除养老保险、健康医疗等产业外,还衍生出介护这一独居特色的养老产业。综合来看,养老产业涵盖吃、住、照护、医疗、金融、文化、娱乐、科技等多个方面,是为满足老年人多层次需求的产业体系,从“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到“老有所乐”提供的心理及精神层面升级需求。

  老有所养:商业养老保险覆盖亟需提高,日式居家养老值得借鉴。中国养老金体系三大支柱分别为基本养老保险、年金和个人养老金,其中第一支柱占比达85%,远高于美国的11%,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第一支柱已独木难支。根据国际经验,养老金替代率大于70%才可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若低于50%则生活水平较退休前会有大幅下降,2010年中国养老金替代率就已降至50%,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只能提供最为基础的生活保障,难以满足更高水平的生活需要,作为重要补充的商业养老保险需求势必增加。当前中国商业养老保险在养老体系中参与度较低,保费收入中寿险收入占比远低于日本,2019年寿险收入占比仅为53.4%,而日本自2001年以来均保持在70%以上;中国保险密度也远低于日本,2018年中、日寿险保险深度分别为2.25%、6.72%。2019年中国保险公司寿险业务保费收入为22754.0亿元,2018年中国寿险保单数达0.89亿件,寿险业务净收入为16334.3亿元,是2000年迈入老龄化时寿险净收入的24.2倍,借鉴日本经验,老龄化加速发展会带来保费收入快速上升,未来中国保险行业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中国传统文化受儒家影响颇深,具有典型的东方文化特征,居家养老比福利设施养老更符合世俗观念,日本的经验启示我们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将发展为中国养老模式的主流,设施养老则成为辅助模式。2010-2018年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增长4764.0万人,而同期养老机构数仅增长12.8万个、养老床位数仅增长412.2万个,平均1393名老年人才拥有一家养老机构,供给远远小于市场需求,居家养老更加符合中国的国情现实。与传统养老机构和老年医疗设施相比,居家养老的模式成本低、效用高、服务种类更多元,同时还能缓解了老年人住院需求与供给不匹配的情况,节省了医院床位,高效分配了资源。养老机构应顺应国内养老需求,业务发展向居家养老模式倾斜,借鉴日本介护服务的经验,着重开发包括上门护理、日托康复、居家疗养等在内的居家养老服务。随着“互联网+”、5G技术的普及应用,信息化、智能化也为居家养老手段创新和模式创新提供了新机遇。

https://n.sinaimg.cn/spider2020527/611/w1060h351/20200527/8d77-iufmpmn1447946.png
https://n.sinaimg.cn/spider2020527/612/w1057h355/20200527/9326-iufmpmn1447947.png
https://n.sinaimg.cn/spider2020527/620/w1063h357/20200527/4b5f-iufmpmn1448057.png

  老有所医:老年就医需求推动医疗产业发展,养生及保健产业成长空间广阔。老年人机体系统功能衰退,免疫力下降,患病率远高于其他年龄人口,65岁及以上老人两周内患病的比率高达62.2‰,远高于45~54岁人群的两周患病率24.3‰,而65岁以上老人慢性病患病率更是高达58.9%,远高于45~54岁人群的24.2%。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统计,日本65岁及以上人口是医疗消费和药品消费的主力,贡献了60.3%的国民医疗费和58.3%药房配药费用,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老龄病人群体对医疗消费和药品消费需求必然上升,特别是抗肿瘤、心脑血管等老年热门用药需求巨大,2015年全国调查高血压患病粗率达27.9%、年龄标化高血压患病率达23.2%,2017年国内抗肿瘤药物零售市场规模达1268.19亿元,2005-2017年复合增长率达17.3%,未来庞大的人口基数将使医疗、制药产业受益空间将扩大。近年来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经达到5304亿,未来随着老年人医疗和康复疗养需求上升,老龄化加速也为医疗器械产业创造更多的机会。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更是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医疗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要做到老有所“医”,老年医疗等产业的发展,是大势所趋、应有之义。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民健康意识也不断增强,持续推动着养生及保健需求快速上升,老年人更是其中的主力军。近年来保健食品/膳食营养补充食品需求更是井喷式爆发,线上销售额从2015年的80.6亿元快速攀升至2019年的214.8亿元,在“双十一”以及年货需求的推动下,保健食品/膳食营养补充食品销售额逐年攀升创新高。值得重视的是,由于保健食品、保健用品市场进入门槛较低,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利润吸引很多小型作坊不断滋生,导致市面上保健品良莠不齐。有关部门也制定了一系列工作方案,旨在加强保健品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促进保健品企业的健康发展,国家13部门联合发布《“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也明确指出,要“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提供老年健康多元化服务”,养生及保健品产业前景可期。

  老有所乐:前沿科技渗透养老产业,科技养老、智慧养老逐渐兴起。近年来中国物联网、云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领域专利申请量已超过美国达94539件,这为突破传统养老模式、探索发展智能养老带来可能。在万物互联时代,前沿科技逐渐渗透到养老产业,科技养老、智慧养老应运而生,可穿戴智能终端设备、养老导向智能家居设备、智慧养老机器人等领域迅速发展:可穿戴智能终端设备借助智能感知与网络,实现老年人的生活辅助、生理数据实时监测采集、慢性病管理等功能,在智能健康管理与智能医疗辅助方面作用巨大,今年可穿戴智能设备市场规模增长迅速,2019年底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收入已达877亿,较2018年同期增长了145%;越来越多的前沿技术应用到养老导向智能家居设备中,除安全健康智能监护外,为辅助半自理老人进食、洗浴,智能餐桌、智能洗浴辅助设备等智能家居逐渐进入市场,国内针对老年人智能家居产业虽处于起步阶段,但巨大的市场需求刺激下发展前景广阔;当前服务型机器人产业逐渐兴起,养老机器人是其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根据目标用户健康状况的不同,养老机器人分为安全监护型、保健型、日常照顾型、娱乐性等,满足老人生理安全监护、康复训练、日常清洁等需求,家用机器人市场发展迅速,2018年全球个人/家用机器人销量达750万台,较2009年增长超200%,未来随着技术成熟与应用,机器人、人工智能等产业将迎来更多发展机会。

https://n.sinaimg.cn/spider2020527/619/w1065h354/20200527/b6fd-iufmpmn1448059.png
https://n.sinaimg.cn/spider2020527/611/w1054h357/20200527/f63a-iufmpmn1448217.png
https://n.sinaimg.cn/spider2020527/623/w1069h354/20200527/6f40-iufmpmn1448216.png
https://n.sinaimg.cn/spider2020527/627/w1069h358/20200527/ae57-iufmpmn1448319.png

  风险提示:向上超预期:疫情快速有效控制,国内改革大力推进;向下超预期:疫情传播不确定性增加,中美贸易关系恶化。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00514/343233024.png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