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榮《西方哲學之旅(下:現代)》:特立獨行的維根斯坦,做的是所謂清理戰場的工作
by 精選書摘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維根斯坦出版了《邏輯哲學論叢》之後,自認為解決了所有的哲學問題。他認為,大部分談論哲學的語句與理論都不是錯誤的,而是沒有意義。換句話說,過去西方哲學家的大部分說法都是沒意義的。他為何會這樣說? |
文:傅佩榮
特立獨行的維根斯坦
本章的主題是:維根斯坦與卡西勒。維根斯坦是當代哲學界非常特別的人物,本節將從生活上、學術上與影響上三個方面,來介紹他的「特立獨行」。
第一,維根斯坦在生活上特立獨行。
第二,維根斯坦在學術上的表現。
第三,維根斯坦的影響。
(一)維根斯坦在生活上特立獨行
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 1889-1951)是奧地利人,他的父親是猶太實業家,可謂大富之人。他父母的文化素養很高,有許多音樂家朋友,像舒曼、馬勒、布拉姆斯都是他們家的座上客。他們家有七架三角鋼琴,他從小在家中自學。但是有錢人家未必快樂,他有四個哥哥,三個自殺,他在二十三歲時也說自己「過去九年一直活在恐怖的孤單之中,徘徊在自殺邊緣」。他一生最害怕的是,在完成著作之前就失去理智或生命。
他後來到柏林技術學院學習工程,對數學發生興趣,就轉到劍橋大學向羅素學習數學。他把分到的所有遺產全部送給哥哥姊姊。他在寫完自己的代表作《邏輯哲學論叢》之後,認為自己解決了所有的哲學問題,便不想繼續待在學術界,於是轉到奧地利鄉下的一所小學教書。後來又覺得與孩子的父母不好溝通,他就去當園丁,住在簡陋的地方,過著簡單的生活。
維根斯坦談過幾次戀愛,都無疾而終。他一生沒有穿過西裝、打過領帶或戴過帽子,一向只穿簡單的衣服。因為身體不好,他本來不用當兵,但是他堅持要參加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二戰中擔任救護兵。可見,他在生活上十分特立獨行。
(二)維根斯坦在學術上的表現
維根斯坦一進劍橋大學就受到注意。《倫理學原理》的作者謨爾,很早就發現維根斯坦在課堂上經常皺著眉頭,陷入苦思。羅素當時也在劍橋教書,他比維根斯坦大十七歲。羅素第一次見到維根斯坦便說:「認識維根斯坦是我生命中最令人興奮的思想上的經歷之一。」羅素稱他是完美的天才。
有一次維根斯坦問羅素:「你認為我是個白痴嗎?」羅素說:「你為什麼這麼問呢?」維根斯坦說:「如果我是個白痴,我就去做飛行員;如果不是,我應該成為一個哲學家。」後來他把第一份學習報告送給羅素,羅素念到第一句就說:「這是個天才!」羅素曾寫過一本探討認識論的專著,維根斯坦對書中觀點提出嚴厲批評,使羅素放棄了出版的念頭,甚至一度想要自殺。這就是羅素與維根斯坦交往的過程。
維根斯坦聽從朋友的勸說,用他的書做為博士論文,答辯時出現了什麼場面呢?謨爾與羅素都擔任評審委員,但他們不知如何提問。維根斯坦輕拍兩位主考官的肩膀,安慰他們說:「別難過,我知道你們永遠不可能了解的。」
維根斯坦取得學位後,在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擔任研究員,有五年教學經歷。他在學術圈內特立獨行是眾所皆知的。他離開劍橋後,有個朋友一直鼓勵他回來;當他返回劍橋時,又親自去車站接他。這位朋友就是後來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凱恩斯(J. M. Keynes,1883-1946)。凱恩斯為此事寫信給他太太說:「嗯,上帝到了,我會在五點十五分那班火車見到他。」把維根斯坦稱做「上帝」當然是朋友間的玩笑話,但他在朋友心目中的特殊分量由此可見一斑。
(三)維根斯坦的影響
一般會把維根斯坦與兩個學派放在一起。一是邏輯實證論,這是當時奧地利維也納學派的立場,但他認為這是誤會。維也納學派著名哲學家卡納普(Rudolf Carnap, 1891-1970)這樣描述維根斯坦:
「維根斯坦對人與對問題所提出的觀點與態度,更近似於藝術家而非科學家,或可說與宗教的先知或預言家沒什麼差別。當他陳述自己對特定哲學問題的看法時,我們常可感覺到他在那段時間裡的內心掙扎,也就是他在極度痛苦的緊張中,試圖從黑暗穿透到光明的掙扎。這種緊繃狀態甚至能在他表情豐富的臉上看見。當經歷長期艱辛的努力後,答案終於出現了。他的陳述就像新創的藝術作品或神聖的啟示一般,卓然屹立在我們面前。他並非武斷的堅稱自己的觀點,只是他給我們的印象是,洞見仿佛是透過神靈的召喚降臨到他的身上。以致於我們不免覺得對這個洞見提出任何嚴肅、理性的評論或分析,都是一種冒瀆。」卡納普顯然對他是非常肯定的。
但是維根斯坦最後對維也納學派的朋友們說:「你們誤會了,我寫的《邏輯哲學論叢》不是探討邏輯的,與你們的基本立場不同。我是要探討倫理,以及語言與思想的局限。」一般人都把維根斯坦連上邏輯實證論或維也納學派,這事實上有些誤會。
另一方面,世人也常把維根斯坦與語言分析學派連在一起。事實上,語言分析學派與維也納學派也常被連在一起。談到語言分析,在古希臘時代就有這樣的傳統。蘇格拉底讓人不斷澄清概念的做法,就是一種語言分析的方式。這個學派對我們來說顯得比較遙遠。它裡面有一個重要原則叫做「意義檢證」——你說的一句話是否有意義,需要經過檢證。所有檢證要不就以科學為標準,不然就是符合我們直接的感覺經驗。除此之外,其他標準都有問題。這個學派與維根斯坦有些類似,但不完全相同。
維根斯坦在哲學上沒有成立特定的學派,他所做的是清理戰場的工作。他認為兩千多年的西方哲學基本上是一團混戰,有很多觀念都沒有弄清楚。
維根斯坦在生活上特立獨行,從富家子弟到拋棄一切財產,甘願過簡樸的生活。他有如此明顯的轉變,是因為他內心始終有一種危機感。他在鄉下小學教書期間,在一間書店買到俄國文豪托爾斯泰的《福音書簡》,受到啟發與震撼,決定從此過簡單的生活。
後來他在劍橋大學以研究員身分授課,也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有一些口頭禪,譬如,我是古怪的,我今天太笨了,我是很糟糕的老師。他上課時經常會在一段時間內保持安靜,一個人喃喃自語;一下課就奔向電影院,隨便看一部電影以便忘記哲學。
二戰之後,他回到劍橋大學,但不久便放棄教職,因為他覺得哲學教授是一個荒謬的職位,簡直像是被活埋一樣。1952年他因癌症過世,死於愛爾蘭的都柏林。臨終前,他告訴身邊的人說:「請轉告我的朋友們,我曾擁有一個美好的生命。」
收穫與啟發
- 維根斯坦可謂二十世紀最特立獨行的哲學家。他出生於富裕的猶太人家庭,後來因為受到某種感召而過著極其簡樸的生活。一般人很難做到這一點,連哲學家也不例外。
- 在學術上,他讓羅素和謨爾這兩位當時的哲學名家大為驚豔,羅素稱他是天才的典型。他對人生問題的許多思考超出羅素的想像之外。他在學術上只有兩本代表作。一本是《邏輯哲學論叢》,本來找不到出版社,經羅素介紹才得以出版。出版之後,很快就成為當代哲學的經典之一。第二本是他過世之後才出版的《哲學探討》。
- 維根斯坦影響了當時正在發展的邏輯實證論和語言分析學派。但他認為,儘管表面有些類似,但基本的精神是不同的。維根斯坦並不是純粹研究邏輯或語言,他關懷的還是人的問題。他探討倫理學,尤其要把焦點放在語言與思想的局限問題上。
課後思考:維根斯坦被許多人認為是當代的蘇格拉底。請你從生活上、學術上、影響上,比較一下兩人的異同?
補充說明
維根斯坦特立獨行,他在生活上、學術上、影響上確實與蘇格拉底相似。他們之間的不同在於:蘇格拉底從來沒有想過要完全質疑或否定過去的哲學,維根斯坦則認為在他之前的哲學家不是講錯了,而是講的無意義。有時說別人講的話「無意義」比說「講錯了」,是更嚴重的批評。
歷史上很多哲學家都是認真的在生活,他們經過深刻思考,提出對宇宙、人生和價值的睿見,都值得尊重。語言當然有其限制。我們一輩子說話,有時也搞不清楚到底哪些話是自己真正的想法,哪些只是客套話,哪些話能扣緊真實情況,揭示某些真理。但不能因此就說所有的話都沒意義。維根斯坦在哲學上被列入語言哲學這個體系,他的想法確實給人類的思想造成一定局限。
維根斯坦解決了哲學問題嗎?
維根斯坦出版了《邏輯哲學論叢》之後,自認為解決了所有的哲學問題。他認為,大部分談論哲學的語句與理論都不是錯誤的,而是沒有意義。換句話說,過去西方哲學家的大部分說法都是沒意義的。他為何會這樣說?
本節要介紹以下三點:
第一,維根斯坦的《邏輯哲學論叢》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第二,語言所反映的是什麼?
第三,維根斯坦所謂的「不可言說的神祕事物」是哪些?
(一)維根斯坦的《邏輯哲學論叢》的主要內容
《邏輯哲學論叢》一書只有七十頁左右,但討論的問題很廣,包括語言、世界、邏輯、數學、科學、哲學的本質,並對倫理、宗教與密契主義都做了一些評價。可見,這本書顯然是由非常簡短的語句所構成的。
維根斯坦透過探討,要分辨能夠言說的與只能顯示的。哪些是可以用言語來說明的?哪些是只能顯示而不可言說的?他的結論是:「可以言說的,就盡量說清楚;不可言說的,就要保持緘默。但是真正重要的,是我們只能保持緘默的那一部分。」
這本書開頭就說:「世界是實際情況的全體。」所謂「實際情況」,一般稱為「實況」。實況與「事物」不同。譬如,一張桌子或一棵樹,就不是一個實況,而只是一樣事物。然而,沒有任何事物可以獨立於周圍的環境之外。譬如,「這張桌子是咖啡色的」、「這棵樹位於路邊」,這些就是實況。
人類所能掌握的是實況,而不是事物。因為人類一定要透過某個語句來掌握一樣東西,語句是我們思想的具體內容。如果離開了語句去思考,那只是經過簡單抽象之後剩下本質的事物,而不是一種實況。
維根斯坦認為,只要把這一點說清楚,人類在使用語言時就會更加謹慎。要排除所有經過抽象之後的本質,讓思考與表達的內容完全與經驗相對照,這樣才能使經驗與行動有一個合適的秩序。所以他在這本書一開頭就說「世界是實際情況的全體」。
(二)語言與實際情況的關係
維根斯坦一再強調:「再也沒有比不欺騙自己更難的事了。」有許多人一輩子都在說話,但他知道自己說的是什麼意思嗎?他的話能表達實際情況嗎?維根斯坦認為,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自己所說的是什麼,卻以為自己知道,那不是自欺嗎?這句話說得有些嚴重。他的著作就是要說明語言與實況的關係,他一輩子都在這裡面打轉。他認為,把這一點說清楚,人生所有的問題都會一目了然
人在思考及表達時,世界只有一個,但它有兩面:一面是可以說的或語言可以表達的部分,另一面是不可說的或語言無法表達的部分。如果認為自己的語言可以表達不可說的部分,那就是欺騙自己。若以這個標準來衡量,恐怕很少有人可以逃避他的指責。不過,以他的標準來看,世界也會變得非常狹隘。
他說:「真正語句的集合體就是自然科學。」但是他也承認,即使科學中可能提出的所有問題都被回答了,也仍然沒有觸及我們的生活問題,因為生活問題是無法思考、無法表達的。只有哲學會觸及生活問題。他強調:「哲學應該藉由可思考的事物,從內部去畫出不可思考的事物的界限。」的確存在著許多無法言說的事物,它們顯示自身,它們就是「神祕事物」。
(三)不可言說的神祕事物
維根斯坦所謂的「不可言說的神祕事物」至少有五種:
1. 倫理方面的說法
維根斯坦認為,倫理方面經常講報應,但因果報應是迷信,善惡有報這種「必然性」只存在於邏輯中。這句話是對的。我們常常覺得善惡應該有報應,但那只是個人的願望而已。他認為,幸福不是內心的狀態,也不是感覺、判斷或思考,而是「個人領悟到世界意義的局限性之後產生的」。換言之,你知道世界有什麼意義,而這個意義是有局限的,你才會覺得幸福。
2. 生命
維根斯坦說:「空間與時間中的生命之謎的解答,存在於空間與時間之外。」這就好像「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你如果想了解人的生命,答案不可能在這個生命中找到。
3. 自我
維根斯坦說:「自我是一個主體,他不屬於世界,而是世界的界限。」換句話說,獨立自我並不存在。每個人都可以問:我的自我是誰?譬如,我看到一棵櫻桃樹,但是我能看到那位看到櫻桃樹的「我」嗎?我從鏡子裡看到我的眼睛,但是我能看到那看到眼睛的「我」嗎?我試著思考一個思想,我能在思想之外發現一個思想者嗎?也許我可以想像有一個思想者獨立於思想之外,但進一步反省就會發現,這也不過是我的另一個思想罷了。
所以維根斯坦認為,我們無法在世界上發現主體,然而「我」在世界上卻有許多經驗。我會說「這是我的經驗」,但這不等於說「這是我的財產」,因為並沒有擁有這個經驗的主體。我與世界相合,但我的世界是獨一無二的。我是世界的界限,但是我無法在它周圍畫出一道邊界。因為我必須跨到邊界之外才能畫下界限,但是我無法跨出邊界。這就是維根斯坦對於自我問題的反省。
4. 世界的存在
他說,讓人覺得神祕的並不是「這個世界是怎麼回事」;「這個世界的存在」本身就讓人覺得神祕,因為它無法解釋自己。
5. 世界的意義
維根斯坦認為,這個世界的意義必須位於世界之外。他說:「信仰上帝,意味著了解生命意義的問題,但是上帝不會出現在這個世界之中。上帝也是世界的總和。人類的依賴顯示了神祕的上帝存在。在此意義之下,上帝就是命運,或是獨立於我們意志之外的世界。」
收穫與啟發
- 維根斯坦第一本代表作是《邏輯哲學論叢》,內容涵蓋語言、世界、邏輯、數學、科學、哲學的本質等;它的焦點在語言上面,因為人的思考不能離開語言。而語言所表達的是什麼呢?這是一個關鍵的問題。
- 維根斯坦說,世界是實際情況的全體。「實際情況」一般稱為「實況」,它與所謂的「事物」不同。你說「一張桌子」或「一棵樹」,那只是經過抽象之後的概念而已,其實並不存在。語言所表達的應該是實際情況,譬如說「這張桌子是咖啡色的」、「這棵樹位於路邊」。我們說的語句是實況的圖像,而實況是語句的對象。語句可以收穫重複實況的邏輯結構,因為世界與語句之間有共同的邏輯形式。所以維根斯坦進一步說:「只要能被思考的,就可以被清楚的思考;只要能被說出的,就可以被清楚的說出。」另外還有不能說出的,對其要保持緘默。那反而是真正重要的,屬於難以理解的「神祕事物」。
- 他列舉五種神祕事物,包括倫理、生命、自我、世界的存在以及世界的意義。維根斯坦後期對於神祕事物不願再多做說明,他甚至認為那沒有什麼好談的。
課後思考
維根斯坦從語言入手,認為自己解決了所有的哲學問題。我們使用語言時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我不說,因為說不清楚」;第二種是「我說,因為那對我太重要了」。第二種顯然出自於個人的經驗,每個人都有權利來適當表達這些經驗。人與人之間難免有各種誤會,但誤會可以慢慢得到澄清,彼此也能逐漸互相了解。你可以接受上述觀點嗎?
補充說明
人類必須使用語言去思考和溝通,維根斯坦從這一點著手,認為語言不能脫離特定的社會與使用的人,因此有明顯的限制。有很多問題根本不可說,那就不要說;但不可說的部分有時更加重要。下面將對此做進一步的思考。
1. 無法說清楚的,就不要去說
維根斯坦認為,凡是無法說清楚的,就不要去說。但是,所謂的「無法說清楚」是相對的。十年前說不清楚的,隨著生命經驗的日益豐富,今天也許就能說清楚了。另外還要考慮聽者的接受能力。其實不管你說什麼,這個世界上都有很多人聽不懂。
我們承認,有許多東西確實說不清楚,譬如維根斯坦所謂的「神祕事物」。但是,它們之所以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是因為它們需要實踐。譬如,有一篇最短的演講,不到一分鐘就講完了。演講人說:「我們今天的主題是戀愛。有戀愛經驗的人,不用說你也知道是怎麼回事;沒經驗的人,怎麼說你也聽不懂。謝謝各位。」
由此可見,人與人之間能否溝通,取決於彼此有沒有類似的實踐或體驗。你不一定每件事都有自己的體驗,但可以透過書本、電影,甚至是神話故事來學習別人的經驗。別人言行所體現出來的典型叫做「原型」。對於重要而難以表達的意義,人往往會借助於原型,把想說的話歸結為某種類型,從而使交談的雙方能夠互相溝通。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知地平線」或「視野」。在詮釋學中就強調「視野的融合」。人與人之間是否能互相了解,要看彼此的視野能否融合。兩個人的視野有相通的部分,就能進行溝通。不過,兩個人的視野不可能完全一樣。在這個世界上,有誰說話能讓對方完全了解呢?那樣也不需要說話了,就成了莊子所謂的「相視而笑,莫逆於心」。為什麼會有如此默契?因為他們都體驗了做為萬物的來源與歸宿的「道」,它是一個整體,包含一切在內。所以不需要言語,一個微笑、一個動作或一個手勢,彼此就能心領神會。這樣的朋友可以稱為「 心靈伴侶」或「靈魂伴侶」。但這樣的朋友非常少見。
2. 不太重要,何必去說
我說,因為那對我太重要了。這句話才是重點。它提醒我們:今後對於不太重要的事,絕對不要跟別人爭論。既然不太重要,何必去說呢?說了以後,別人懂或不懂有什麼關係呢?不用急著去證明誰對誰錯。
既然有些話對我來說很重要,我當然要用各種方式把它說清楚。譬如使用比喻,或借重別人的話,或使用寓言。別人能聽懂多少呢?永遠不要期望百分之百,因為許多話都需要行為的配合或實踐的證明。「知行合一」是大原則,說出的話與行為之間要能互相檢證,也就是《中庸》裡所謂的「言顧行,行顧言」。到最後不用說話,別人看到你的行為,就知道你的觀點和立場,一切盡在不言中。這當然是比較理想的情況。
所以對於維根斯坦的一些觀念,我們沒有必要完全接受。事實上,西方哲學界對維特根斯後來也有很多反省甚至批評。他的影響力逐漸下降,後面也沒有人特別在乎他說過什麼了。後起的哲學家繼續發表各種著作,探討各種問題,在愛智慧的路上不斷努力前行。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西方哲學之旅:啟發人生的120位哲學家、穿越2600年的心靈巡禮(下:現代)》,天下文化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
作者:傅佩榮
哲學巨擘傅佩榮,獻給愛智者最真摯的禮物
總結懸命半生的重磅著作,橫跨2600年、120位哲學家
- 哲學就是愛智慧,陪你思考人生問題,掌握人生方向;
- 哲學就是人生經濟學,用最少時間,達成最大效果。
哲學有益人生。傅佩榮教授於「得到」知識平台開設熱門課程:「傅佩榮的西方哲學課」,超過四萬訂戶。本著作為此課程整理修訂而成,完整梳理西方哲學史2600年的120位代表人物,一套三冊,分為:
- 上:古代+中世紀——介紹古希臘與中世紀哲學
- 中:近代——介紹近代哲學
- 下:現代——介紹現代哲學
本冊為【下:現代】
本著作是哲普作品,也是西方哲學簡史,清楚表述哲學家在愛智過程中所領悟的心得,與對現代人生的啟發,綜合哲學家用生命驗證的成果,展示西方的核心理念,讓我們在品味西方哲學時,還能建立起自己的宇宙觀、人生觀、價值觀。
下:現代
哲學家是人類的斥候,為人提供生命的起點、終點,以及方向。──威廉.詹姆斯
歷代偉大征服者,從亞歷山大、凱撒,到拿破崙,對後世都深有影響。而從古希臘到現代哲學家,他們移風易俗、改革思想。個別哲學家看似無能為力,最後卻成為世界的主宰。──懷德海
二十世紀爆發兩次世界大戰,以宗教信仰為基礎的道德也逐步墮落,天災人禍紛至沓來。未來,人類該何去何從?現代西方哲學從十九世紀後期至今短短一百多年,但精采可期,齊克果、尼采、海德格、卡夫卡、沙特、卡繆、哈伯瑪斯、傅柯等哲學家,在憂患中激盪出動人智慧,助人從荒謬處境走向幸福。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