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JFQ信析】美元疫市搶手 地位牢難大跌
中國外滙交易中心(CFETS)昨天開出的人民幣中間價為7.1293,連續第二日創2008年3月後新低,儘管與在岸價及離岸價低位約7.2仍有差距,卻反映中美關係轉趨緊張,人民幣貶值壓力升溫,尤其是美元國際地位在疫情期間更形牢不可破,或使中國於「貨幣戰」處下風。
今年3月中,投資者在避險情緒最熾熱之際套現為上,各類資產價格急跌,引致美元緊絀,聯儲局須釋放大量流動性以滿足市場需求,當時連黃金也遭沽售,從每盎斯1703美元,於7天內下挫一成半;美滙指數則由94.65抽升8.8%,至接近103水平。
市況震盪印證環球嚴重依賴美元,一旦危機爆發,只有美元才能提供足夠流動性,幫助金融系統順利運作,避免出現更大風險。
市場上的確沒有貨幣能夠取代美元。歐羅於1999年面世,曾經被憧憬可與美元分庭抗禮,然而20年過去,多次金融風暴證實歐羅本身存在缺陷,單是各成員國經濟實力懸殊,就導致2011年至2012年連環上演歐債危機,從此歐羅地位逐步下滑。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資料,歐羅在央行儲備中所佔比重已由2010年時近26%降到目前約20%。附【圖】所見,透過SWIFT(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進行國際支付的5種主要交易貨幣中,美元和歐羅穩踞兩強,遠超英鎊、日圓及人民幣;歐羅佔比於2012年達高峰,惟2013年開始又回落至低於美元,反映其在國際間的重要性走下坡。
從歐美央行應對新冠肺炎衝擊的反應,也顯示歐羅難與美元相比。美國聯儲局兩次緊急減息至接近零,且果斷推出無限量寬;反觀歐洲,早前歐央行買債計劃發生德國法院裁定部分違憲等波折,見微知著,歐美救市效率不可同日而語。另一方面,英國脫歐磋商受疫情拖累幾近停擺,亦為歐羅前景添上不明朗因素。
環球金融市場大多數資產都以美元報價,使交易(貿易、借貸或投資)無論是否涉及美國,仍以美元主導。個別國家近年都清楚此情況不利本身經濟,遂藉簽訂國與國之間貨幣互換協議,希望降低美元作為中介的影響,但短期內似乎難獲顯著成果。一場肺疫,突顯美元不會因海量印鈔而被唾棄,反確認了其「最安全資產」角色。
多國陸續解封,迄今未聞第二波疫情大規模蔓延。分析普遍相信,新冠肺炎將顛覆人類生活和商業運作的模式,若要數疫情前後肯定不變的,應該是美元地位沒有動搖,甚至更見鞏固。
正正由於美元暫時無可替代,預期美滙也不致明顯轉弱。自3月急升之後,美滙指數從高位回調,在99至100水平波動。聯儲局主席鮑威爾表明無意實施負利率,對美元具支持作用,即使局方日後因應非常時期「反口」,惟挫折美元的力度估計亦相當有限。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