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没涨的上证综指表现“失真”?专家建议将科创板公司计入

by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记者 | 马晓甜

  自1991年7月15日发布以来,上证指数已伴随A股走过近30个春秋。近日,随着两会的召开,有关上证指数失真的话题再度进入公众视野,调整指数编制的呼声也日渐高涨。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日前发文指出,沪指失真问题不是一个新问题,至晚从2006年开始,“沪指失真”已经成为一个市场上上下下尽人皆知的专有名词。

  在他看来,近年来上证综指表征性不够理想,股指与名义GDP规模的联动性不够理想,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国上市公司结构与宏观经济结构变迁未完全同步,二是随着企业生命周期变化,上市公司中微利或亏损类企业数量增多,三是新股计入指数的时间存在不合理之处,四是加权方式的问题。

  申万宏源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也表示,目前上证指数评价的企业已经不能反映市场的真实情况。

  “但指数从编制规则上是不应该做一个大幅度的或者‘伤筋动骨’的调整的,否则就会失去指数本身的一个传承性和可比性。”他说道。

  那么,指数优化当下是否是良机?又该从何处着手调整?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有鉴于沪指多年徘徊在3000点的走势,如果此时监管部门对沪指编制进行调整,可能会面对“换掉温度计”“手动调指数”之类的舆论质疑。但他也直言,横向比,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主要指数的优化调整实在太过平常;纵向比,历史上全球主要指数的发展脉络也非常清晰。

  “在这样的背景下,上证综指进行优化,根本无需顾忌那些可能出现的、似是而非的议论。”董登新表示。

  对于优化沪指编制的主要可能路径,李迅雷提出了四点建议。

  其中,关于公司结构,李迅雷认为,将科创板公司计入上证综指本就是上证综指的题中之意,因此,应尽早解决尽早实现。

  第二,ST股票宜尽早从指数中剔除。李迅雷指出,这类公司难以代表上市公司整体情况,股价波动性大、交易流动性差,历来不符合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交易标准。同时,随着新《证券法》颁行实施,注册制改革、退市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作为市场代表性指数,也理应充分反映市场发展进步的需求,反映市场投资心态和理念的变化。

  第三,再次调整新股计入指数的时间。

  “上证综指于1991年7月15日发布以来,在新股计入时间方面做过几次调整,现行的上市后第11个交易日计入指数规则是2007年确定的,主要是与当时新股首日无涨跌幅且普遍大幅高开有关。同时,2013年欧洲STOXX 50指数调整、2017年标普指数调整,都有对新股计入时间进行优化的成熟经验。鉴于国内国际的历史经验非常丰富,因此,也建议尽早实现。”李迅雷表示。

  最后,关于加权方式。李迅雷指出,从国际情况看,2005年标普宣布,对其美国市场指数(含标普500指数)由总股本加权改为自由流通股本加权;2006年开始,香港恒生指数逐步由总股本加权改为自由流通股本加权;2005年开始,日本东证TOPIX指数分3个阶段,由总股本加权改为自由流通股本加权。由此看来,国际经验也是十分丰富和成熟的。沪指也有必要早日推进。只是因沪指对此类改变尚无经验,历史一致性与可比性、投资者使用习惯等问题尚需考虑,因此或需一定的观察和评估时间。

  既然上证指数有如此多需要调整之处,是否有必要以“新”代“旧”,创立一个新的指数呢?

  “代表性指数是历史与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历史悠久是代表性地位的重要基础。如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正式公布至今已有121年历史,尽管市场长期以来对其编制方法颇有微词,但媒体和投资者早已习惯以其作为美国股市的表征,”董登新表示,“此外,代表性指数一旦形成,就会具有排他性,单一市场的代表性指数往往只有一个。如英国、法国、德国、韩国、香港等国家(地区)股票市场均只有一个代表性指数。上证综指是境内股票市场的第一只指数,其影响力和知名度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30年来投资者的自然选择,主要来自其悠久的历史和完整的数据。同时,上证综指定位于表征沪市整体的运行状况,不是定位于投资功能。”

  他认为,考虑到上证综指的重要影响力及投资者使用习惯,考虑到历史与市场自然选择的客观结果,不改变上证综指的功能定位,而对其进行优化调整,是尊重历史、尊重用户、尊重市场的选择。

  (实习生姚秋琦对此文亦有贡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00514/343233024.png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