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军代表:国家需要有一些敢于"挑刺"的"冷静大脑"

by

  原标题:周建军代表:国家需要有一些敢于“挑刺”的“冷静大脑”

  “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到了较高水平的阶段,这次疫情很可能会深刻改变世界面貌和我们发展的外部环境,各行各业和地区发展会不可避免地也面临更新的形势、挑战和矛盾,避免‘近视’更有重要意义。”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土水学院教授周建军指出,国家需要有一些敢于“挑刺”的“冷静大脑”。

  5月25日,清华大学新闻网两会专题刊发了周建军的上述观点。在他看来,清华学者们参政议政,不仅要着眼于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还应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突破利益限制或不受部门利益左右,在党中央方针指引下,从长远和可持续发展高度深入思考问题,努力去引领所在行业更好、更长远地发展,“超凡脱俗”秉持公心,在促进国家健康建设和发展的大局中发出“清华声音”。

  他认为,当前正是国家和学校制定“十四五”规划的关键时期,清华工科具有传统优势,可以说,每个专业背后都对应着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行业。清华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清华大学的工科更应该在国家重要行业的健康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

  周建军表示,多年来,作为水利系教授和全国人大代表,他一直十分关注长江、黄河的保护与区域发展。主要关注长远的问题,是他将本职工作与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结合的一条“心迹”。

  他举例说,即使在疫情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陕西和山西等地考察时,仍反复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实实施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推动“在保护中开发”。这些“金句”不但启示我们认真思考,更彰显了保护生态环境和推进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方针和思想。然而,面对错综复杂的现实问题,各级政府在方针落实层面往往又会存在短视和盲区。这其中既有认识问题,也有受局部利益牵制等原因,江河保护中的一些实际政策还不尽人意,甚至与高质量和长远发展方针存在冲突。

  “这就是我参政议政要关注、提出问题和寻求解决对策的重点。”周建军表示。

  据校方统计,今年清华大学有9位全国人大代表和15位全国政协委员参会,履行庄严使命,贡献真知灼见。他们分别是:

  全国人大代表王小云、江小涓、何福胜、邱勇、周光权、周建军、袁驷、程京、蔡继明。其中,江小涓、邱勇、袁驷为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

  全国政协委员王光谦、王梅祥、白重恩、朴英、李景虹、李稻葵、吴国祯、陈来、罗永章、欧阳明高、孟安明、饶子和、施一公、钱颖一、曾成钢。其中,王光谦、王梅祥、李稻葵、吴国祯、欧阳明高、饶子和为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点击进入专题:
同舟共济·不负韶华-2020年全国两会新浪特别报道

责任编辑: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