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20/5/l9asxxvpnqp47dzsyw9i7l0qcgspp5.jpg?auto=compress&h=648&q=80&w=1080
Photo Credit: 《誰是被害者》劇照

《誰是被害者》:開啟台劇新高度,但電影的長度硬拍成迷你劇也是敗筆

by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誰是被害者》非常認真地把諸多社會議題融為一談,情節和案件推衍的細節設計得很好,但那種「每個人最後都想被理解」、「大家都得和解」的溫情主義,讓人看了會想吐槽。

《誰是被害者》開啟了台劇的新高度。

《誰是被害者》以電視劇的模式呈現八集的總長,就主題來說,其實相當拖拉。這個故事架構本來是兩小時即可解決的電影長度。硬要拉到七小時以上,很多無謂的枝節就會讓人看得不耐煩。而真相在第六集就呼之欲出(其實差不多在劇集中段大家也就知道),而第七集與第八集的內容其實可以縮成一集。

張孝全飾演的亞斯伯格鑑識員相當吸睛,但很多關於他性格的鋪陳,是以連續劇式的說故事方式,幾乎在每集都來個「特寫」,不免打慢了故事推進的節奏。遠比《CSI犯罪檔案》節奏還慢的步調,就干擾了觀影樂趣。因為這不是台灣鄉土劇的劇構模式。

劇中類似連續劇傳統的例子很多:每五分鐘就要喊個人物名字,交代他的目標、行為與動機等,會使原本就打算拖戲的劇構,顯得更拖。相較之下,惡評如潮的《罪夢者》在結構上還比較明快。而爛片《第九分局》交代人物背景的節奏(例如濟公乩身童年被家暴,用幾個過場就交代完畢),則更適合本片的邏輯。

https://image5.thenewslens.com/2020/5/2lsqhjipw3ykxuz4szyyz3qkby14j5.jpg?auto=compress&q=80&w=1080
Photo Credit: Netflix

而節奏還不是大問題,更令人詬病的,是《誰是被害者》裡那高度符合台灣年輕觀眾需求的「人道精神」,讓人看了就起雞皮疙瘩。台灣年輕影視工作者有一個特性,這可說是時代風格,就是非常喜歡說教。

社會議題、社運議題、家庭議題、人性問題,從政治到個人,從恐怖片到家庭倫理劇,不少年輕人創作的影視作品,都一定要「得到救贖」。好萊塢電影最讓全球觀眾詬病的,就是那種闔家觀賞,人命至上,家庭、道德、基督教信仰是人類救贖的新教國家陳腔濫調。而台灣知識分子那種「社會關懷」、「社會參與」、「非暴力的民主人道訴求」,成了一種道德框架套在影劇中。連《紅衣小女孩》這種恐怖片系列,都還要高喊家庭溫馨的場景。而本來應該冷冽寫實、走社會議題路線的《誰是被害者》,也完全在這種道德性上被詮釋。

並非說編劇不能把社會關懷或把「台灣知識分子的道德觀」硬套入劇中,但這也有做得好壞的問題。《誰是被害者》非常認真地把諸多社會議題融為一談,從社會正義、親子家庭、霸凌議題、自殺議題、精神疾患、媒體亂象,到警方辦案的社會幽微層面,全都討論了。情節上也做得不錯。案件推衍的細節設計得很好,但那種「每個人最後都想被理解」、「大家都得和解」的溫情主義,讓人看了會想吐槽。劇中唯一沒有得到救贖,沒有做出反差的就是林心如的角色。這反而讓林心如的表現成為片中最大亮點(但還是呈現上還是貧弱,《漢尼拔》影集的人性刻畫就大勝本劇,更不用說過去優秀的,例如《火線追緝令》裡面對於罪犯的設定)。

但要說這樣失敗嗎?其實並不。甚至說,這是台灣觀眾想要的。從網路評論看來,大家對本劇的故事安排,特別是角色的轉折,讚譽有加。唯一罵最多的就是林心如的部分。其實這說明了許多台灣觀眾不喜歡林心如最後死不認錯,也批評林心如的演技破壞了全劇,其實她可能是裡面演技表現僅次夏靖庭的演員,還勝過許瑋甯、鄭人碩跟張孝全。

這也是因為導演技術較為普通。選擇連續劇呈現,也是一張安全牌。在場景調度、分鏡、結構上,技術都不甚突出。全片沒有特別令人印象深刻的詮釋,幾乎都是靠演員傑出的表現來牽引觀眾。如果導演功力夠,林心如其實是一個可以讓觀眾日後不斷討論的角色,一如現實中犯下隨機殺人案的鄭捷。高手就可以製造出如同《沉默的羔羊》那樣的角色懸念。《誰是被害者》像是把一個不錯的設定,用一個普通的方式拿來賣錢的作品。

當然,根據製片方的說法,《誰是被害者》本來就是在做IP獲利極大化的事,看起來本也無意做藝術創作上的挑戰,自不能苛責。只是說,本片在美術、演員、編劇上都作出了一個高度,沒有賦予藝術性實在是很可惜。不過片中的演員都詮釋得很好,光看演技就夠了。一些無謂的部分,快轉過去也罷。

雖說看似負評,但在台劇裡面,《誰是被害者》是蠻值得看的。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游家權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