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涉金融风险案件全力挽损
by 陈悠然 SF1045月25日下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举行全体会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在服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上,周强指出,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参与涉金融风险案件处置,努力帮助群众挽回损失。
最高法办公厅副主任陈志远在解读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时指出,2019年人民法院在落实依法平等保护原则上继续发力,坚持各类市场主体诉讼地位、法律适用、法律责任一律平等。
对资本市场造假“零容忍”
4月2日,在美上市的瑞幸咖啡自曝造假销售额22亿元人民币,5月15日公司就收到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上市资格部门的书面通知,决定将瑞幸咖啡从纳斯达克股市摘牌。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引发的金融风险如何化解,需要司法层面的支持和执行。5月25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报告指出,服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参与涉金融风险案件处置,努力帮助群众挽回损失。
同时,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破产制度作用,让482家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走出困境,帮助10.8万名员工保住就业岗位。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姜启波解读最高法工作报告时指出,去年依法审理处置“泛亚有色”“善心汇”“快鹿系”等涉众型经济犯罪,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服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方面,姜启波表示,去年先后出台惩治操纵证券期货市场、内幕交易犯罪司法解释,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出台《关于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规范投资融资市场秩序,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出台企业破产法司法解释(三)和公司法司法解释(五),并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设立破产法庭,切实提升破产审判专业化能力和水平。会同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推进金融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建设,维护金融市场繁荣稳定。
谈及资本市场造假行为,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建议,在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中,应当以更高要求和标准,加快推进资本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强化失信惩戒,不断完善全方位信用监测评估体系,对资本市场造假行为“零容忍”,坚决打击交易环节中的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大幅提高违法成本,让失信者无处遁形,让造假者无利可图。
尚福林指出,上市企业造假是资本市场最为突出的违法违规问题之一。这其中当然也有我国资本市场基础薄弱、企业商业信用积累不足等客观因素影响。失信行为的溢出效应,使得个别企业违约行为不仅影响自身,还会污染整个资本市场公平竞争环境,最终推高整个社会的运转成本。如果惩戒不足或者退出机制不畅,还会引发劣币驱逐良币。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信用经济。信用体系是现代化金融体系建设的关键性基础设施。同时,商业信用不会自然形成,需要靠市场和行政约束不断提升。
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人民法院如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最高法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各类市场主体一律平等,不论国企民企、内资外资、大中小微企业一视同仁。坚持以发展眼光看待处理民营企业和企业家过去经营中的不规范行为,依法纠正涉产权冤错案件,坚持全错全纠,部分错部分纠,错到哪里纠到哪里。对司法解释进行清理,废除一切对民营企业的不平等规定。
报告提出,严禁超标的查封扣押冻结财产,尽可能减少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合法财产与违法所得、公司财产与个人财产、正当融资与非法集资,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坚决无罪释放,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
陈志远解读最高法工作报告时认为,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人民法院做了四点工作。一是健全涉产权冤错案件甄别纠正常态化机制。坚持实事求是、依法纠错,始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处理民营企业和企业家过去经营中的不规范行为,依法再审改判一批涉产权冤错案件,坚持全错全纠、部分错部分纠、错到哪里纠到哪里,向全社会持续释放加强产权司法保护的强烈信号。
二是集中清理有违平等保护原则的司法解释。将依法平等保护产权和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作为重要遵循,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有司法解释进行全面清理,废止103件司法解释,废除一切对民营企业的不平等规定,努力做到不论国企民企、内资外资、大中小微企业,都坚持一视同仁、平等保护。
三是切实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合法财产与违法所得、公司财产与个人财产、正当融资与非法集资,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案件的被告人坚决无罪释放。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还专门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围绕加强产权司法保护、营造良好法治环境认真听取民营企业家意见建议,坚决落实党中央依法保护产权的要求,努力让企业家吃上‘定心丸’,安心谋发展。”陈志远说。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数字经济”,介绍人民法院如何服务数字经济的发展。
陈志远认为,疫情防控期间,传统经济受到较大冲击和影响,而数字经济却在精准抗疫、有序复工、促进消费等方面展现出强劲活力,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陈志远举例,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涉及人工智能著作权案、网络游戏著作权案等一批新类型案件,通过司法裁判,明确网络环境下新型知识产权的权利属性、保护范围和追责机制,保护和鼓励互联网创新,为数字经济发展营造充满活力的法治环境。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