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台灣準備了17年…後疫情時代陳時中強調這三件事

by

記者鍾志鵬/臺北報導

防疫五月天在阿中部長的帶領下前往墾丁,宣告臺灣正式進入後疫情時代。但國人還是不能鬆懈。阿中部長推薦寫在疫情之後的第一本防疫書《人類與病毒之戰》。阿中部長強調有三件事之外,更說臺灣這一次能夠超前部署,快速控制疫情,是因為「我們早在17年前就開始準備了」。

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20/05/24/2571915-XXL.jpg
▲阿中部長:臺灣能快速控制疫情,因為17年前我們就開始準備了。(圖/三立新聞網資料照)

陳時中部長爆快速控制疫情秘密 我們17年前就開始準備啦

阿中部長在《人類與病毒之戰》一書中表示,21世紀才剛進入第3個十年,世界就面對前所未有的衝擊。武漢肺炎爆發,迅速蔓延全世界,各國都陷入抗疫的恐慌,歐美國家更是受創慘重。

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20/05/25/2572728-XXL.jpg
▲後疫情時代,阿中部長推薦「人類與病毒之戰」一書。(圖/翻攝自pixabay)
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20/05/25/2572737-XXL.jpg
▲後疫情時代,阿中部長推薦「人類與病毒之戰」一書。(圖/翻攝自pixabay)

但在這一次的抗疫戰中,我們守住了臺灣民眾的健康,受到世界各國的肯定。臺灣這一次能夠超前部署,快速控制疫情,是因為我們早在17年前就開始準備了。

跟著陳時中部長超前學習 人類戰勝病毒的關鍵

更重要的是,從SARS到武漢肺炎的抗疫經驗,讓阿中部長深刻體認,全民公衛素養與對傳染病認識,更是抗疫關鍵。人類與病毒的戰爭一直存在著,如何打造一個健全社會,提升人的心理素質,能互相來協助,是我們在和病毒的戰爭中的制勝因素。

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20/05/24/2572099-XXL.jpg
▲阿中部長:臺灣能快速控制疫情,因為17年前我們就開始準備了。(圖/三立新聞網資料照)

陳時中部長的好友徐明達教授 曾跟諾貝爾獎得主學習
阿中部長強調,很高興看到徐明達教授即時推出了《人類與病毒之戰》這本書,正是現在大家都應該看的一本書。他與徐教授是多年舊識,曾共同擔任臺北醫學大學董事,很榮幸認識這位臺灣病毒學大師。徐教授曾師事國際病毒學權威、諾貝爾獎得主柏格(Paul Berg),在臺灣致力於研究與教學,對於推廣科學知識更是不遺餘力。

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20/05/25/2572740-XXL.jpg
▲阿中部長推薦好友,臺灣病毒權威徐明達的書「人類與病毒之戰」。(圖/翻攝自陽明大學官網)

病毒,是複雜難懂的,但是徐教授在這本書中竟然能以許多故事、生動的語言,深入淺出的把病毒這個自然界的勁敵說明白,還詳述與臺灣切身相關的腸病毒、登革熱等病毒傳染病,更即時新增了此次新冠病毒的相關內容,以及藥物開發的諸多挑戰、檢測的基本原理,和有效的防疫方法。是非常難得的一本瞭解臺灣、專為臺灣讀者而寫的一本書。
 

寫在新冠病毒之後 台灣第一本病毒解析專書

徐明達教授是臺灣病毒學權威專家,他認為從SARS到COVID-19,是解析後疫情時代,人人都需要的新基本知識。

冠狀病毒其實是人類常見的病毒,流行感冒有 10%至20%由這種病毒引起,但大部分是 α 群的病毒。大部分的人都有抗人類冠狀病毒的抗體,例如對 OC43 這型的冠狀病毒,6 歲以上的人普遍擁有抗體。不過,SARS、MERS、新冠病毒毒(COVID-19)對人的傷害比較大,同屬於 β 類。這次的新冠病毒與SARS颱風式的急速感染模式。像颱風一樣突然出現,快速散播,造成很大的傷害後又很快消失。

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20/05/25/2572731-XXL.jpg
▲後疫情時代,阿中部長強調的三件事很重要。(圖/翻攝自pixabay)

後疫情時代 陳時中推薦徐明達教授所提的防疫三件事

1.如何預防傳染病?

隔離的英文quarantine 來自14世紀的威尼斯

經驗及理論都告訴我們,有效隔離是抑制傳染病最有效的方法。隔離(quarantine)的拉丁文「quaresma」,意思是「四十」。14 世紀黑死病盛行,威尼斯為了防止來自疫區的船隻帶來瘟疫,命令所有來自疫區的船隻都必須停在港內四十天才能上岸,此後各海港都效法這個措施,這個字就變成檢疫隔離的專有名詞。在醫學不發達、沒有有效治療方法的時代,隔離可說是唯一有效杜絕及防堵流行病的措施。

《聖經》記載了對麻瘋病人的隔離措施。

中國漢朝有「民疾疫者,舍空邸第,為置醫學」。

隋朝亦有「收養癘疾,男女別坊,四時供承,務令周給」的隔離治療措施。

有效的隔離 讓病毒無法繼續繁殖活活氣死

病源,尤其是病毒,需要靠宿主繁殖,在有效隔離的情況下,病源無法從一個宿主傳到另一個,就無法繼續繁殖,使傳染病中止。但這並不能說病毒就消失了。事實上,最近的研究發現,病毒會變得較為溫和,轉到其他地區,產生不太引人注意的小流行病,並隨季節轉移到不同地區,一直到病毒又變成殺傷力強大、易於傳染的突變株,才會再次造成可怕的大流行病。因此,隔離只能算是暫時應急的手段,長久之計還是要找出有效的預防及治療方法。

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20/05/25/2572727-XXL.jpg
▲後疫情時代,阿中部長強調的三件事很重要。(圖/翻攝自pixabay)

2如何防止接觸感染

傳染病,顧名思義就是疾病透過某種方式,由病人傳給其他人的疾病。所以自古以來瘟疫發生時,大家都很自然地避開與病人接觸。

真正有系統地發現病源會經由接觸傳給其他人,而且可以經過消毒防止感染,應該是西梅衛斯醫師(Ignaz Semmelweis)。1847 年,當時人們還不知道有細菌或病毒,西梅衛斯發現在醫院由醫師接生的孕婦死亡率很高,由產婆接生的孕婦死亡率反而低很多。「當時醫師必須學解剖,解剖完又去接生,西梅衛斯懷疑孕婦會死亡是因為醫師解剖屍體後,把病原菌帶到產房的緣故」。為了證明他的想法,他要求醫師接生之前,雙手先消毒,並換上乾淨的衣服,這就是醫護人員穿制服的由來。

之後死亡率果然很快就降下來。從此,醫師看病一定要洗手,穿乾淨的制服。由此可見,個人衛生的確是防止傳染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避免握手及接觸大眾觸摸過的東西,如錢幣、公共場合的扶梯、按鈕等等,並且要多洗手,而且是真正有技巧地把手洗乾淨,不只是沖沖水、把手擦乾就好了。

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20/05/25/2572730-XXL.jpg
▲後疫情時代,阿中部長強調的三件事很重要。(圖/翻攝自pixabay)

3.如何防止飛沫傳染

颱風式的病毒傳播,例如流行性感冒,大都是靠空氣或口沫散播。較大的口沫滴(半徑 1 厘米)大概最多飛行兩、三公尺就會因重力掉下來。小滴的口沫在比較乾燥的地方會快速揮發,不會飛太遠。

閉嘴是必要的

「但如果濕度較高,這些含有病毒的口沫會隨著氣流飄浮傳得較遠,更糟糕的是,愈小滴的口沫愈容易被吸入肺部」(大滴的口沫在鼻腔就被抓住了,但如果張口說話或飲食就會直接進入氣管),造成肺部感染。

口罩是必要的

當然,病毒能感染的範圍要視它能在空氣中活多久而定。流感病毒能感染的範圍很小,大都是靠近距離傳染,除非是用力咳嗽或打噴嚏,口沫大量地加速度送出,打一個噴嚏大概會產生約兩萬個大大小小的水珠,傳染力很高,口蹄疫病毒可以活得很久,會造成長距離(範圍可達 9 公里遠)的傳染。

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20/05/25/2572726-XXL.jpg
▲後疫情時代,阿中部長強調的三件事很重要。(圖/翻攝自pixabay)

乾熱是必要的

徐明達教授提醒,這些因素告訴我們,為什麼流行病大都發生在天氣不太熱的季節。天氣熱,水滴揮發比較快,病毒也比較不穩定。在又乾又熱的地方,這種方式的傳播一定更不容易。如果照這個道理推想,「減少在醫院內交互感染的方法,應該是升高室內的溫度、用除濕機降低濕度,讓小滴的口沫快速揮發。除濕機還可以蒐集空氣中含有病毒的水滴,用鹼及消毒水殺掉病毒,等於過濾空氣。」

徐明達教授指出,以SARS 的冠狀病毒為例,它在空氣中能活多久?研究報告指出,一種會讓人感冒的冠狀病毒【在攝氏 20 度及 50%相對濕度下,可在空中存活大約 67 小時】;【當濕度降到 30%時,則只能活 27 小時】。

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20/05/25/2572738-XXL.jpg

▲後疫情時代,阿中部長強調的三件事很重要。(圖/翻攝自pixabay)

這種病毒最不穩定的情況則是濕度很高的環境,大約只能活3 小時;在低溫、高濕度的情況下,病毒可以活得相當長。另外一個跟感冒有關的病毒則對濕度很敏感,在低濕度時,病毒很快就沒有活性。

這些研究指出,病毒能在空中能活多久,跟環境很有關係,而且每一種病毒都不太一樣。如果能找出病毒最不穩定的環境條件,對於防止及控制院內感染有很大的幫助。

總之,戴口罩、勤洗手與不摸臉的防疫與增強免疫力,是在此刻後疫情時代,人人都需要必備的健康常識。

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20/05/25/2572733-XXL.jpg
▲後疫情時代,阿中部長強調的三件事很重要。(圖/天下雜誌提供)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之《人類與病毒之戰:一本書看懂病毒為什麼可怕、如何預防傳染、疫情爆發時的生活準則》

徐明達 作者介紹

臺灣病毒學權威,研究病毒數十年。臺灣大學化學系學、碩士,加州理工學院化學生物學博士,師事病毒學大師、諾貝爾獎得主柏格(Paul Berg),也曾與諾貝爾獎得主夏普(Phillip Sharp)共事合作,專長領域為分子生物學、腫瘤基因、表觀基因體學及電子顯微鏡,現為陽明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曾任美國洛克菲勒大學副教授、紐約西奈山醫學院教授、中研院生物醫學研究所特約研究員、陽明大學副校長、陽明大學生科院院長、陽明大學生化所教授、榮陽基因體研究中心主任。
看更多 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 最新報導: https://bit.ly/37gsay1

★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防範武漢肺炎,肥皂勤洗手、必要時戴口罩、避免食用生肉及生蛋、少去人多的場所、避免接觸禽畜類動物!

回國若身體不適請主動通報,14天內出現疑似症狀請先撥打防疫專線,並戴上口罩儘速就醫,務必告知醫師旅遊史。

※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