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疫情新聞 南加華人微信被封

https://cdn.media.worldjournal.com/wp-content/uploads/2020/05/202005251105347892_34209.png
收到了三次微信警告通知,最終Kim女士也未能逃過「封號」處罰。(Kim提供)
https://cdn.media.worldjournal.com/wp-content/uploads/2020/05/202005251105347841_34209.jpg
疑因觸及「關鍵詞」Kim女士的微信已無法登錄。(Kim提供)

新冠疫情在美國持續肆虐,許多民眾茶餘飯後的閒聊,離不開疫情討論,不僅有對未來發展的探討,也有對病毒來源的揣測。然而近來有南加華人因在微信上傳閱「疫情相關」內容時,觸及敏感詞彙而遭到微信封號。對於類似情況,網友反應兩極,有人認為「言論自由」應受到保護,但也有人指出,既然使用微信,就應該遵守中國大陸對微信訂下的「規矩」。

不過有社區人士認為,目前有眾多的社群媒體平台,微信並不是唯一的選擇。如果覺得使用微信「被監控」,或言論自由被侵犯,最好的方法就是捨棄微信,透過其它平台與親友暢所欲言,並不是非微信不可。

家住聖蓋博谷的韓國華僑Kim女士,近來突然發現微信無法登錄,回想起來,覺得應該是日前她在微信轉發了一篇頗具爭議的文章有關。Kim透露,大約在3月末時和一樣在美國的弟弟聊天,轉發了一則「基因編輯...大規模殺傷武器」的youtube鏈接給對方,可是對方反映無法打開,於是她又將該視頻內容翻錄,並傳送給對方。可沒想到三、四天之後,她的微信突然接到消息,以英文內容稱「日前你轉發的內容違反微信規定已被舉報,如果多次違反規定可能導致相應懲罰」。

Kim說,剛收到信息後並沒有在乎,也沒有去刪除內容,可後來又收到微信的兩次通知,於是就將之前的轉發內容刪除。刪完視頻幾天後再次和弟弟聊天,期間又將一個韓語、探討中國與疫情關係的文章轉發給對方,沒想到上周有一天,突然就發現微信無法登錄。

與Kim有相似經歷的Z先生也分享經歷,他表示,在3月初美國爆發疫情時,將自己看到的一則關於「病毒來自實驗室」的文章,在一個好友的微信群組中轉發,沒想到群主當天晚上就私信他要求刪除,當時雖然不知道為什麼,但也因礙於好友請求將信息刪掉,沒想到過了不到一天,微信群突然解散。後來從其他好友處聽說,正是因為自己的舉動招來「網警」,讓微信群組無法繼續使用。

事實上「微信關鍵詞、敏感詞」的情況早已是公開的秘密,在今年2月中國疫情期間,「BBC」、「德國之聲」等許多洋媒體,當時也報導稱「中國對疫情期間民眾言論進行嚴查」。「吹哨人」、「李文亮醫師」等詞彙,在當時也都在微信中無法正常使用。

不過對於坊間民眾來說,對觸及「敏感詞」遭封號的態度,卻並未一邊倒的聲討「未得到言論自由」,而是看法兩極。包括Z先生、Kim女士在內的一些網友,認為微信如此限制民眾言論,踐踏了個人隱私和民主自由,中國政府更應檢討和反思。但也有人認為既然選擇了使用這一即時通訊工具(微信),就應該按照遊戲規則使用。

民眾Jay就指出,又不是別人逼你用(微信),現在通訊工具那麼多,Line、Facebook、Instagram等等,如果你非要聊些敏感話題,大可選擇別的工具,用著別人東西,還嫌別人設定規矩,僅從這一點出發是不是有點說不過去?

網友Zak205則表示,使用通訊工具還非要上升高度?一個便民app非要被拿來當政治犧牲品,試問用微信難道就是為了探討政治敏感話題、表達政治意見嗎?如果不是,少聊幾句又怎麼樣?如果真的是,那勸民眾應該在美國選舉時表達意見,而不是光在屏幕後面敲鍵盤談觀點。

data-matched-content-rows-num="10,4"
data-matched-content-columns-num="1,2"
data-matched-content-ui-type="image_sidebyside,image_stacked"

本報記者/洛杉磯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