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难:市场盼减税降费 地方财政运转艰难
by 李铁民原标题:两难:市场盼减税降费,地方财政运转艰难
来源:杨老师的基建课堂
两会进行时,降低企业所得税和个税税率的再次引发了舆论。
在面临经济挑战之时,保民生、保就业离不开企业,确实应当“放水养鱼”,给予企业一定的支持;
同时,在强调市场化的同时,自然也应当将财税体系与市场化政策相结合,这才能激发市场活力;
但是,地方财政运转艰难、始终悬而未决的地方债务使得进一步减少地方政府收入变得不太现实。
那么这样的两难困境,究竟该如何解决?会带来哪些变化呢?
地方财政艰难的根本问题
自去年末以来,地方财政运转艰难的状况屡见不鲜;即使两会安排了1万亿财政赤字和1万亿特别国债支援地方政府,但这对地方财政紧张的状况来说依然是杯水车薪。这是因为地方财政艰难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短期财政收入的下降,而在于始终悬而未决的地方债务问题。
首先,是存量债务始终未能妥善解决。
自2013年提出要解决地方债务问题,如今已过了8年,在这些年间:
融资平台开始和财政“脱钩”,但城投债依然广受欢迎,政府与平台仍亲密无间。
2015年开始发行地方债置换存量债务,如今这些债券已经陆续进入偿还期,地方政府依然无力偿还,只能发行期限更长的再融资债券进行置换。
新《预算法》已实施五年,但各种不规范的融资建设模式依然存在,隐性政府债务的规模不容小觑。
从这些事实中,我们无奈的发现这些存量债务依然存在,规模不减反增;只是通过各种措施将潜在的风险“关进笼子”,避免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
其次,地方债的规模与需求未能匹配。
既然解决地方债务问题的思路是控制风险,那么为何大量隐性债务仍未解决?地方政府表外融资依然活跃?这是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导致表内债务的发行规模受到了严格限制,和地方政府的需求存在脱轨,不得不继续寻求表外融资。
因此,自2019年开始另辟新通道、允许地方政府大规模发行专项债是解决地方资金需求的一大举措,对地方资金紧张的缓解有一定作用;但专项债的使用面依然偏窄,进一步放宽地方一般债的发行额度才能真正缓解当下财政的运转艰难。
以及,“财权与事权相匹配”仍未落地。
适度放宽地方债,是解决当下地方财政问题的必然路径;但借的钱始终是要还的,未来的地方政府依靠什么来维持财政运转呢?这就牵涉到另一个问题,长期提出的“财权与事权相匹配”至今仍未落地,地方政府依然面对“事权大、财权小”的困境,地方财政自然艰难无比。
自从“营改增”后,地方财政的收入出现了下降,尽管中央通过转移支付弥补了地方财政的缺口,但这终究不是可持续之路。另一方面,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也让地方政府进一步依靠土地出让收入的想法变成泡影,真正的解决办法还是高层会议中多次提出的:培育新的地方税种。因此,中央在2019年末将消费税划归地方;但以房产税为代表的财产性税收依然难产。想要构建地方财政的长期平衡,必须进行新一轮的财税改革。
从以上问题中,我们不难发现,财政体系、尤其是地方财政要脱离如今的困境,解决之道在于财税体系改革、存量债务的妥善解决。如果没有改革的推动,即使税收收入逆势增长,对当下的地方财政来说依然杯水车薪。
税率与发展并不冲突
既然地方财政的核心问题与当下的税收并无太大关系,那么是否可以通过降低所得税率来帮扶企业呢?但是,税率和发展并不存在矛盾,尤其是企业所得税,在企业亏损的状态下自然是无须缴纳的,又何来所得税率过高阻碍发展的问题呢?
从当下的环境而言,最重要的并不是降低税率,而是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如今企业发展,面对的的主要障碍是:
市场机制的不健全,生产要素无法充分流动,行政、地区障碍依然多多;
产业政策缺乏连续性,既易造成产能过剩,又不利于产业可持续发展;
金融政策依然失衡,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始终未能解决。
因此,要扶持企业、发展经济,继续坚定推进市场化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让行政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预,在提供良好产业政策的同时,为企业、市场营造公平环境,就是对企业最大的帮扶。
阶段性措施与长期激励
两会的财政预算报告中,对经济环境是这样表述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风险挑战前所未有。这意味着今年的经济前景是不容乐观的,地方财政与企业都将面临困境。那么这样的两难局面,又将如何解决呢?
这个问题可以分不同阶段来看待:
短期以保企业、保主体、保就业的“六保”工作为重,让财政与国有资本承担调节市场的作用。因此,短期内政府与国有资本的杠杆率会出现阶段性提升,但这并不会造成风险,而是对整个经济环境有利的措施。
长期以市场化改革为核心,放开地方政府长期被束缚的手脚,让地方政府在地区经济、产业发展、地方国资领域发挥更大的活力;同时,培育以消费、财产为核心的新型地方税种,减轻流通环节中的税收压力,进一步促使市场流动性。由此形成新的地方经济来源,平衡偿债压力。
如今,我们要意识到,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如今,地方与企业是两难困境。为了走出困境,我们即将迎来新一轮密集改革政策。
同时,在大环境的压力下,财政应当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企业也应当正视市场化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才能活到下一个经济周期。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