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3/05ekkin0qsje1r0r77musjcp4y2wg3.jpg?auto=compress&h=648&q=80&w=1080
Photo Credit: Depositphotos

老是低頭工作、滑手機?長期姿勢不良可能出現「頸性眩暈」

by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分析,像作業員、工程師等需要經常維持同一姿勢的職業,或者長時間低頭、用不正確姿勢滑手機、使用3C產品,長期下來便可能造成頭頸部血流不暢而引發「頸性眩暈」。

文:林郁敏(NOW健康)

姿勢不良,小心出現「頸性眩暈」。耳鼻喉科醫師在門診中觀察到,有些人長期低頭工作、滑手機,竟出現眩暈症,經過進一步檢查發現,原來是長期姿勢不正確引發骨刺,一轉頭,頸椎骨刺壓迫到供應內耳器官的血管,即頸動脈血管;加上因過勞干擾自律神經系統,便產生「頸性眩暈」。找出病因,才能對症治療。

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分析,像作業員、工程師等需要經常維持同一姿勢的職業,或者長時間低頭、用不正確姿勢滑手機、使用3C產品,長期下來便可能造成頭頸部血流不暢而引發「頸性眩暈」。

值得注意的是,眩暈的成因很多、類型各不相同,其中以梅尼爾氏症為誘發眩暈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李宏信指出,多數眩暈為內耳平衡系統異常造成,一旦發作,患者常感覺到頭昏或天旋地轉,連站也站不住,生活大受影響,有時連學業、工作都出問題。

李宏信解釋,許多眩暈患者因內耳淋巴液分泌旺盛,導致內耳大量積水,此時血流又因膽固醇、血脂過多而受阻,加上生活壓力促使血管緊縮,血流狀況更差,若內耳組織缺乏血液、營養供給,容易導致神經萎縮、壞死,治療就會更棘手,患者眩暈症發作頻率也會增加。

眩暈症之主因,是內耳血流受阻所造成內耳功能退化所引起的。李宏信說明,在治療上以會藥物幫助打通血路,促進血液循環、滋養神經。在血液循環藥物的幫助下,內耳血管會逐漸恢復正常血液供給及神經功能,內耳平衡系統也會逐漸恢復作用。當內耳淋巴積水情況較嚴重時,可搭配利尿劑,以排除體內多餘鹽分、水分,降低淋巴液積水的壓力問題,症狀就會減輕。

一般而言,眩暈患者只要持續服藥控制,內耳的循環都能得到改善,以達到治療目的,並輔以飲食、生活習慣調整,多數患者便能擺脫眩暈之苦。李宏信補充,若服藥控制後,症狀依然反覆發作,嚴重影響生活,也可考慮手術治療,即所謂內耳鑽開引流減壓術,以提升治療成效。

但因為手術部位接近腦部,必須謹慎以待,且也常復發,除非是藥物已無法抑制情況下,不建議作為首要選擇,術前謹慎評估很重要。

現在年輕人因工作壓力、緊張、焦慮或長時間沉迷電玩,容易引發眩暈症,平時宜保持身心平衡及睡眠充足,當症狀發作時,頭部不要轉動太快,需平靜休息。輕微者可自然痊癒,嚴重者可配合藥物幫助改善,但時常易復發令病人懊惱,對經常復發者建議須長期服藥,才能恢復正常生活。

家醫科李政道醫師建議,眩暈患者作息要盡量穩定、規律,避免晝夜顛倒,飲食要盡量少油、少鹽,並保持規律運動、舒解壓力,出現眩暈時,最好盡早就醫,找出原因對症下藥,患者接受治療過程必須要有耐心,症狀方能獲得改善。

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