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瑞希觀點》解決北車大廳坐地爭議 重新調整地下街及商圈規劃才是好方法
by 徐瑞希台北車站大廳是否開放席地而坐爭議延燒,移工假日群聚被認為是台鐵利用疫情持續北車大廳禁令的主因。作者所屬的台灣外籍工作者發展協會始終強調,台灣72萬外籍移工是台灣社會的一部份,移工跟台灣民眾一樣都必須遵守防疫措施,共同維護台灣的安全。所以,在北車一樓大廳的空間使用上,外籍移工跟台灣大眾要適用同樣的規定,作法要一視同仁,不能有針對移工的差別歧視。
問題在於,台鐵必須檢討一樓大廳的空間開放政策。一樓大廳週邊沒有足夠的椅子可坐,對候車、長者及障礙者旅客造成不便,這是事實。但台北車站究竟要成為整齊有序卻不友善的空間,還是要成為遊客歇腳相逢的溫馨風景?這是台鐵空間規劃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在台東南亞移工以印尼籍人數最多,而例常在假日來到北車一樓大廳聚會的也以印尼移工為主。不同國籍移工通常會在不同地域群聚,例如北車及其週邊的印尼街,中山北路花博園區附近的菲律賓街等。離開大台北,外籍移工受限於交通工具之故,因此各地火車站形成主要的群聚點,從桃園、中壢、台中、台南到高雄,西部移工城市較多的都市車站附近都是如此。隨著台鐵在各主要縣市新建的車站啟用,移工假日群聚車站的現象更為顯著,但台北車站始終是來台移工朝聖的首都車站、移工各式活動最盛行的城市門戶。只是不同國籍移工聚集後,有人轉運出遊、有人留在北車。
北車及站體及週邊都有地下街,但空間標誌的混亂被戲稱為迷宮。許多熟悉北車迷宮的印尼人都知道,除了一樓大廳外,地下2樓Y21出口印尼店林立,從買家鄉貨、吃家鄉菜到買台灣或印尼彩券,著與一樓大廳同樣的遮風避雨、有冷氣的空間,這裡才是真正便宜方便的印尼街。
相對於北車大廳的高貴物價及人潮聚集,北車地下街除了少數特定區域,許多商家的生意每況愈下。北車地下街主要是台北市負責營運,如果能與交通部或台鐵共同研商營運策略,不但能改善印尼移工群聚一樓大廳的現象,同時也能有效帶動北車商圈整體的發展。
走出台北車站的其它城市火車新站,正逐漸吸引更多移工群聚。台鐵對於這些火車新站開放空間的使用也應提出使用規範,特別是如何與附近區域共構發展出友善空間、帶動商圈榮景的營運策略。隨著台灣少子化及高齡社會的腳步加速,勞動部已悄悄的加大引進移工的力道。當台灣引進越來越多的外籍移工時,如何提供移工更多的公共空間使用,不會只是交通部、台鐵的北車大廳問題,政府務必盡速全面規畫因應。
文/徐瑞希(台灣外籍工作者發展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