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理大研發武漢肺炎快速診斷儀 劉樂庭:政府零資助+全香港人團隊
by Lawton武漢肺炎傳染性特別強,社區爆發人傳人可能一發不能收拾,及早把患者發現並作出隔離,是最有效預防疫情散播的方法。繼科技大學推出最新快速病毒檢測儀器後,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亦研發出全球目前最全面的病毒自動快速檢測系統,可在 1 小時內同時檢測多達 40 種傳染性呼吸道疾病,包括最新被公開 DNA 序列的武漢肺炎病毒。unwire 記者就訪問了理工大學創新及科技發展總監,兼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客席教授劉樂庭博士,希望他能解答一般市民最想知的問題。
▲最新檢測機由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教授劉樂庭博士率領的團隊研發
1小時內檢測40種傳染病病毒細菌
由理大研發的全自動快速多重診斷系統,由快速檢測儀與多重微流檢測元件組成,可利用即時基因檢測,全自動提取DNA,並進行加熱擴增,然後進行檢測、分析到輸出報告,都可在此系統中全自動完成。系統能夠在 1 小時內檢測出 30-40 種病源體,包括季節性流感病毒(如H1、H2和H3甲型流感)、禽流感(H5、H7和H9)、人類呼吸道合胞病毒、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即「沙士」SARS-CoV)、中東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MERS-CoV),以及武漢肺炎(2019新型冠狀病毒)。
政府零資助 全香港人研發團隊
理大這套快速測試系統由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客席教授劉樂庭博士率領的團隊研發,並受到香港大學霍英東基金(傳染病學)袁國勇教授支持。研究項目開始至今有 4 年,開發費用大約為港幣 2000 萬。比較「特別」的是團隊內所有研究者、工作人員都為香港本地人,並無境外人士參與,資助項目的機構也全為本地機構。而另一方面這個研究計劃是完全沒有受到政府資助。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教授劉樂庭博士指這個項目在初步申請的階段已經被拒,他認為醫療相關科技的研究,在香港取得資助相對困難,原因是醫療問題被大眾認為並非創新意念,也沒有即時性的效果,大眾也較難認識醫療診斷工具對於整個醫療流程的重要性。不過劉博士指還好找到一些在醫學領域的有心人、商業伙伴,他們感到醫療工具的重要性,對這個項目大力資助。
▲機器開發團隊全部為本地香港人,資助者亦為本地機構
操作流程簡單 任何人都能操作
相對於其他同類儀器,今次理大研發的檢測系統有何特別優勢?劉博士就解釋一個傳染病病毒、細菌檢測流程,最重要是要操作簡單。這部儀器只要把棉花棒提取測試者的鼻粘膜,放入容器當中,蓋上蓋子,然後把容器放入檢測機內即可。劉博士指簡化流程令到一般前線醫護工作人員都能處理:「一般診所、醫院護士當然沒有問題,甚至乎在機場、港口、車站等將來需要檢疫的設施中,工作人員也能順利操作檢測機,並無技術上的問題。」把樣本放入機器後,整個檢測過程都毋須人手參與,完成檢測後電腦會在熒幕顯示出結果,亦能打印出檢測報告。
▲工作人員展示檢測儀使用方法,首先為測試者抽取鼻部粘液樣本
▲將樣本放置到盛有試劑的容器中
▲再把容器放入檢測儀便可
▲最後會在熒幕顯示與打印出測試結果
價格控制到每次200-300元
除了測試過程本身之外,劉博士認為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價錢,一般人都能容易負擔得起。他指這部儀器進行測試,所用的試劑等各項費用只需要 200-300 元。他舉例說:「如果一個測試需要 3 千元至 5 千元費用,一般市民都不會拿出這樣的錢去做測試。而要做到這個價格,有不少技術問題要解決,但開發團隊一直朝著這個目標去做。」檢測儀使用創新技術大幅降低微流控濾芯的生產成本,機器售價亦將為現有機器售價的一半,令其得以廣泛應用。
機器隨時大量生產
好多市民都希望這套儀器能夠盡快大量生產。劉博士同樣有這個想法:「希望能夠將這套系統盡快在第一線醫護機構、診所中應用。」由於他們是研發機構,現時只有幾部檢測儀,無太多存貨,但他們已對機器生產所需原料的供應來貨進行確認。他們目前已對此機器進行臨床試驗,隨時都能夠進行大量生產,可在 6 – 9 個月之內供應。好多市民都希望他們能夠通過眾籌方式籌集資金,加快量產速度,劉博士就指:「對眾籌的操作並不了解,不過仍多謝社會各界人士對此項目的關心,他們正尋求最好的方法令到機器能夠盡快量產。」
「防止傳染病傳播最重要」
對於日後可能會出現的傳染性疾病病毒,這部儀器又能否檢測到?劉博士指這類檢測儀器都需要有病毒的 DNA 序列資料,才能對樣本進行比對,但如果日後病人出現感冒症狀,而在 40 種病源體測試都沒有反應,測試結果也可以給前線醫護人員提升警覺性,把病人送往醫院作進一步觀察。劉博士指:「如果這部機器可防止傳染病擴散,因此而救到好多人,就是相當重要。」目前機器檢測傳染性病毒、細菌所需時間為 1 小時,劉博士表示日後的研究希望能令流程更快。
▲現有檢測儀器成本較高,而且需要特別人手處理測試樣本,新儀器就能解決這兩方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