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岛:面对公众批评,湖北红十字会该“委屈”吗?
by 刘万里 SF014焦灼抗疫中,湖北红十字会和武汉慈善总会被推上风口浪尖。
质疑的焦点来自于对比——一边是冲在抗疫最前线的武汉协和医院,医疗物资紧缺,湖北红会下拨了3000个N95口罩;另一边则是被冠以“莆田系”之名的武汉仁爱医院,根据湖北红会1月29日的公告,收到了1.6万个口罩。
湖北红十字会官网公布的捐赠信息
一
对比产生的质疑,归根结底是两个问题:
一是效率:为什么后方乃至各界支援了那么多钱和物,最艰苦的前线仍出现“子弹打光”的情况?
二是公平:为什么“主力战疫部队”供不上的时候,“非战斗部队”却获得了更多的物资(网友指这家仁爱医院并不收治发热病人,媒体今天询问该院的时候也得到如此答复)?
截止发稿时,红会和仁爱医院都有回应。
红会的回应是,工作有失误,录入有错误,发给仁爱医院的不是协和紧缺的N95(二级防护医用口罩),而是KN95(一般防护口罩,如防尘等)。吊诡的是,回应稿的日期却又“不准确”地写成了2019年(后又修改成2020年)。
仁爱的回应则是,该院有发热门诊,也收治过一些,目前仍有病人住院,但是之后武汉发布了几家定点收治医院,因此不再收治发热病人,口罩分给了病人和周边社区居民。
在今晚(1月31日)9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回应红十字会物资供应问题时这么说:消耗量大于供应量;捐赠物资和急需物资品种型号标准不是很好的对应;周转不够快;调拨不够及时。
网友质疑、舆论关注,当事方有回应,事件会在多方信息澄清中逐步还原面貌。
二
但其实,从疫情爆发开始到今天,无论卷入舆情风暴的是谁、是哪一方(比如武汉或湖北政府的某些官员、黄冈一问三不知的卫健委主任、以及此次的红十字会),大家关心的问题主线并无二致。
这条主线无非就是:在这场战役中,这些应对措施对路吗?参与应对的人员能力和态度足以胜任吗?
或是,当我们一边抗疫、一边科学回溯病情起源的时候,能否发现曾经出现的问题,以及是否有些人事后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这就是湖北红会此次被推到风口浪尖的逻辑,也是此前或今后每个舆情焦点产生的根本原因。当然,特殊时期,情绪可能会随着恐慌和不满而放大,这也是“民之常情”。毕竟,这是一场“直播战役”,就连火神山和雷神山两座医院的建设都有4000万网友“云监工”。
“战时捐赠”问题向来敏感。前线不怕流血,但怕血白流;后方不怕付出,但怕我们的付出被浪费、被辜负。捐赠的物品和国家下拨的物品,最要紧的是流向需要之处。
“战时状态”是一种紧急状态。它意味着整个体系的运转都要围绕“打赢战争”这个最终目标,必要时可以动员一切。
是谁在前线“打仗”?这次是一线的医护人员。事实上,从疫情爆发开始,就不断有各种各样的信息流出——医护装备吃紧、人手跟不上、床位不够、甚至连食品供应都跟不上。
大年三十晚上一些医护人员的方便面“年夜饭”,医护人员剪下日用文件夹裹在头上护目,武汉多家医院公开发出求援信息等等,都佐证了急需的物资紧缺、协调和后援存在混乱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谁言之凿凿说“物资充足”,抑或对抗疫信息一问三不知,在现有的信息环境下,都会被明察秋毫又毫不留情的民众“打脸”。
但这种批评并非无理的苛责。前面说了,战争最重要的是打赢。在战争或战役中,指挥不力、调度不周、料敌大意、临阵脱逃,都会受到最严厉的军法处罚。
这是治军原则,也是治理要义。
所有处在抗疫战中的人都应以此要求自己,而非其他任何标准:我们现在所做的,真的是最好的了么?我们现在做的,是能够让一线战士放心冲锋、让病患和家属都放心治疗、让其他的全国民众不再恐慌了吗?
三
湖北红会自觉“委屈”。据报道,武汉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陈耘表示,武汉市红会只有10个人,湖北省红会有20多个人,加上统计局调拨的30个人,巨额捐款和海量物资,就由这60多号人负责接收、清点、查验、登记,还得及时信息公开。“经常网上有人骂我们,挺委屈的。”
几十个人处理数额巨大、来源多头的物资,客观上是很难,委屈也正常,网络上已经披露除了人手外,仓储、车辆等硬件都远跟不上,一些医生连轴转倒完班还需要去帮忙搬运物资等。
但是公众的批评是否有道理?当然有——前段时间,官方要求所有援助物资都汇总到红会统一调配,但实际运行显然已经超出了一个红会或者慈善机构的能力范围,造成援助物资流通的“肠梗阻”,这种供需矛盾尖锐,不解决更待何时?
1月27日,武汉邮区中心局邮件处理中心的职工在卸货分拣援助物资(图源:新华社)
比如,能否再扩充人手?能否在红会渠道之外,允许更多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提供物资接收和分发?能否成立更高层级的物资调配委员会,对全部资金和捐赠物资做更大层面的合理分配?能否最大程度简化流程、扁平决策,避免战时状态下还存在冗长的审批流程甚至官僚主义和腐败?
疫情是一场大考,更是一面镜子。这也就是为什么中纪委、中组部、国务院都有通知或者督查,因为一些机构、官员,或许在承平之时无功无过,但会在特殊时期的这场大考中因心态不正、能力不足、成绩不良而败下阵来。
更重要的是,我们不仅要能打胜仗,更需要能打经得起历史检验和人民监督的胜仗。我们的体制优势是动员力强,万众一心;另一个优势就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而关键在于要让“支援”精准到达“有难”的地方。
如果有任何“肠梗阻”阻挠这种“到达”,就应该以果断的决策和坚定的决心,迅速破除之,这也是考验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把重要标尺。
湖北,当有这个决心和作为。
文/公子无忌、螺蛳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