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武漢肺炎不太可能使全球經濟脫離成長軌道
by 沈婉玉對於武漢肺炎及其可能對市場造成的影響,法盛投資管理(Natixis Investment Managers)首席市場策略師戴夫.拉菲迪(Dave Lafferty)表示,對1月初已大幅超買的市場來說,這次疫情或許是個獲利了結的藉口;目前來看,這次疫情不太可能成為這場10年牛市的致命一擊,投資人應該關注的是長期價值。
戴夫.拉菲迪表示,傳染病疫情不全然會反映在總體經濟成果上,影響還在揣度中。由於沒有任何相關歷史經驗,投資人將會對照2003年SARS疫情的蔓延和結果。但這可能是個糟糕的對照,因為中國和全球其他經濟體在十七年後的今天已大不相同。
戴夫.拉菲迪指出,包括航班取消、城市隔離、工廠關閉、活動延期等,一周以來疫情造成的經濟損失已開始累積。目前經濟損失基本是限於中國大陸,但未來幾周可能會出現擴散反應。大部分經濟損失是來自延遲消費,損失是暫時性的還是永久,取決於疫情危機持續多久。經濟損失將以中國為中心,美國和歐洲的市場都處於戒備狀態,但還沒有到驚慌失措的地步。
「疫情對於中國而言來得真不是時候!」戴夫.拉菲迪表示,中國經濟增長自然放緩,在經濟成長僅6%之下,一場將GDP削減1%-2%的疫情,等同刮起一陣強大逆風。這些經濟損失中有多少能恢復,同樣取決於疫情的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如果決策者和衛生官員不能減緩蔓延,「GDP削減2%可能還算是樂觀的」。
戴夫.拉菲迪表示,如果中國經濟成長明顯放緩,大型政策工具也難派上用場。貨幣政策具有明顯的滯後性,較長期的財政支出不太適合應對可能只持續幾個月的經濟放緩。最近簽署的第一階段中美貿易協議對中國沒有什麼實質性影響,這次疫情看起來比較像是淨損失。
美聯準會主席鮑爾提到了疫情,但美國市場似乎並不擔心。如果疫情成為美國經濟增長的更大逆風,美聯準會近期還有足夠的彈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