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纏 3 年半,英國終於脫歐
by 中央廣播電台在經歷了 3 年又 6 個多月的紛擾和拖延,英國做為歐洲聯盟的會員國,將於 1 月 31 日劃下句點。
以下是這個顛簸過程中的幾個重要里程碑:
公民投票 脫歐派勝利
在經歷數十年與歐洲的爭論,英國在 2016 年 6 月 23 日舉行公民投票,結果以 52% 對 48% 的票數,英國人民決定脫離歐洲聯盟,也成為第一個將與歐盟分手的國家。
當時的保守黨領袖、主張留歐的英國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預期將獲勝,因此放手一搏舉行公投。結果出乎意料,也迫使他在公投隔天黯然宣布下台。
分手過程啟動
取而代之的是原內政部長梅伊(Theresa May)。原本主張英國應繼續留在歐盟的梅伊,在 2017 年 3 月 29 日正式啟動脫歐過程,向布魯塞爾提出照會,英國將在 2019 年 3 月 29 日脫離歐盟。
在經歷超過一年多的激烈談判,英國與歐盟在 2018 年 11 月 13 日達成分手協議草案。
但梅伊面對的是卻是保守黨的強烈反彈,不滿分手的條件。許多脫歐支持者認為,這項協議將使英國永無止境的困在歐盟的貿易規則中。
2019 年 1 月 15 日,英國國會議員否決了梅伊與歐盟的協議。這也是在英國國會史上,政府所遭到的最大的挫敗。
2019 年 3 月 12 日,英國眾議院再度否決脫歐協議,同年 3 月 29 日三度否決。
脫歐協議三度遭國會否決 歐盟拒重新談判
歐洲聯盟因而同意把英國脫歐日期延後到 2019 年 5 月 22 日,後來二度延後至 2019 年 10 月 31 日。
英國因此有義務必須參與 5 月 23 日舉行的歐洲議會選舉。選舉結果由剛成立、反歐盟民粹主義者法拉吉(Nigel Farage)領導的英國脫歐黨(Brexit Party)獲勝。這也凸顯了英國選民決定與歐盟分手的決心。
歐洲議會選舉的挫敗,加上國會拒絕支持她的脫歐協議,使梅伊在 6 月 7 日宣布辭去保守黨黨魁。
7 月 23 日,保守黨選出脫歐大將、前外相強生(Boris Johnson)為新黨魁。隔天(7 月 24 日),強生成為英國新首相。
強生向英國人民承諾,不論有無協議,都將在 10 月 31 日帶領英國脫歐。他在 10 月 2 日提出他個人「最終版」的脫歐協議。英國國會在 10 月 22 日原則上通過,但拒絕如強生所要求的、在 10 月 31 日前快速最後批准。
2019 年 10 月 28 日,歐盟會員國同意延後英國脫歐日期至 2020 年1 月 31 日。
提前大選 強生獲勝
為取得人民的重新授權,強生宣布於去年 12 月 12 日提前大選,結果保守黨獲得壓倒性勝利。脫歐協議在 2020 年 1 月 9 日終於獲得國會順利通過。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在 1 月 23 日批准協議,強生在隔天與歐盟高級官員於布魯塞爾正式簽署協議。
歐洲議會在 1 月 29 日批准協議。英國與歐盟的分手時間訂在格林威治時間 1 月 31 日晚上 11 時。之後將進入過渡期,英國與歐盟將有 11 個月的時間談判雙方的新關係,預料將會是另一個艱難的談判。
(本文由 中央廣播電台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