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18/12/07232726/solar-panel.jpg

美國 201 條款如解除,對台灣太陽能產業有何影響?

by

美中在 1 月 15 日簽署歷史性第一階段貿易協議,該協議採購項目包括中方大量購買美國太陽能多晶矽,以及多項糾正中共不公貿易的條款。這次協議讓中國課 50% 稅率阻礙多年的美國太陽能多晶矽,將完全開放進入中國市場。

目前全球矽材料供應廠商主要為中國保利協鑫 GCL、南韓 OCI、德國 Wacker、美國 Hemlock、挪威 REC Silicon、日本 Tokuyama等大廠,占全球產值 70% 以上。

光電協進會產業分析師林政賢認為,在多晶矽原物料成本上,中國在生產成本競爭力上仍優於美國,每公斤便宜 3~5 美元左右,因此在美設太陽能原料廠商如 Hemlock、Wacker 及 REC Silicon 是否有實質採購受惠?市場盛傳美國為達市場公平貿易原則,收回 201 條款,是否也讓中國在低價成本策略上干預美國市場,進而影響到境外廠商在美國製造布局與投資?這些都還待後續的市場觀察。

至於台灣太陽能產業布局情況,上游多晶矽晶片製造商全軍覆沒,2019 年綠能科技因接連虧損而面臨下市的命運,其他業者包括元晶、達能、國碩、太極、中美晶等,都採取多晶矽長晶爐等設備全部售出的方式,改善虧損結構,未來都鎖定單晶矽晶圓製造及下一世代技術等相關應用進行轉型。

而中游太陽能電池、模組領域,2019 年在台灣模組銷售量由聯合再生能源(URE)排名第一,友達光電(AUO)排名第二,而排名第三到五名依序是加國陽光能源(CSI)、同昱(Gintung)、元晶(TSEC)。台廠太陽能模組在 2019 年都進行降低國內的比重,加強全球銷售的布局,跟 2018 年同期相比,台灣出貨量占全球約占 15%。

另外在全球太陽能逆變器(PV Inverter)銷售量上,中國廠商占 50%市場占比,雖然排名前 10 大廠商沒有台系廠商,但國內廠商出貨量以台達電表現最為優異,透過 98.8%高轉換效率的產品性能,也陸續在歐洲、中東及非洲獲取建置太陽能電站計畫,搶攻全球太陽能逆變器市占率。

林政賢進一步指出,台灣在上游及中游產業領域相對弱勢,以中游來看,雖有多家模組廠商,僅占全球市占率約 5%,上游的矽晶圓片產業,僅占全球比重約 7%,遠落後中國的 60% 以上。業者之一的加國陽光能源科技則表示,美國 201 條款如果解除,未必對台系廠商有利,因為沒有出口到美國的  60% 高關稅以拉高成本的價差,等到進入美國市場,可能要與東南亞供應鏈的低成本優勢競爭。相較中國產能製造規模,台灣產業反而是弱化了競爭力。

展望 2020 全球太陽能產業,由於東南亞新興市場的崛起,使全球市場占比將微幅變動,前五大市場依次為:中國、美國、印度、日本與荷蘭,未來市場將會在變動當中穩定成長。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