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nbd.com.cn/uploads/articles/images/795518/____500623965_banner.jpg
图片来源:摄图网

2018交强险数据出炉:实现利润51亿元 投保率达95%

by

摘要:有业内人士表示,交强险盈利状况和中国整个财险市场的盈利状况类似,存在“规模效应”的现象。如果财险公司规模在50亿元以下,盈利会相对困难,这主要是由于固定成本以及其他成本较高,公司规模小时难以实现分摊引起的。

继2017年“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实现承保盈利后,银保监会又披露了2018年交强险成绩单。

数据显示,去年共有66家财险公司经营交强险业务,交强险承保利润51亿元,投资收益71亿元,经营利润122亿元。历年累计经营利润51亿元。

交强险经营利润122亿

交强险是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不包括本车人员和被保险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是由国家法律规定实行强制保险制度的险种。

作为中国保险业最民生的险种,交强险对于提升社会安全意识、护佑生命财产功不可没。但自开办以来,该险种之前已连续多年陷入亏损泥潭。某种程度上甚至是财险业最隐晦亦难以提及的一个角落。

但这一切在“商车费改”以及强力监管的推动下日渐改观。再加之行业投资能力的持续提升,这一国家定调的“盈亏平衡”险种终于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数据显示,2018年投保交强险的机动车(包括汽车、摩托车、拖拉机)共计2.55亿辆,同比增长9.1%;交强险保费收入2034亿元;赔付成本1384亿元,各项经营费用547亿元(含救助基金25亿元);机动车交强险整体投保率为78%,较2017年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汽车交强险投保率达到95%。

与此同时,2018年交强险综合成本率为97.4%,较2017年下降2.6个百分点;综合赔付率为69.8%,较2017年下降4.2个百分点;实现经营利润122亿元,承保利润51亿元,投资收益71亿元,带动历年累计经营效益扭亏为盈。

据了解,交强险2018年实现承保盈利,主要是得益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和全社会安全驾驶意识的不断提升。比如,严打违规驾驶,车主驾驶行为改善,新出车辆性能改善,道路交通环境改善,保险业反车险欺诈加强等。银保监会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调查研究,推动完善交强险制度,进一步提升交强险保障水平、运行效率和服务能力,促进交强险高质量发展。

六成险企实现盈利

虽然行业数据向好,但具体到机构,却并不一样。伴随着2018年交强险运营情况出炉,66家获批经营该业务的险企盈利状况、承保业绩也一一揭开面纱。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66家险企中有40家险企实现经营盈利,占比约为六成。

具体来看,交强险的马太效应依旧显著,经营利润最高的5家险企为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国寿财险、阳光财险、大地财险,2018年的经营利润分别达到28.95亿元、27.51亿元、11.08亿元、10.27亿元、9.5亿元。同时,数据也显示,交强险保费收入在2亿元以下的险企,出现承保亏损的有18家,占据26家亏损险企的近七成,例如包括长江财险、合众财险、中意财险、珠峰财险等。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交强险盈利状况和中国整个财险市场的盈利状况类似,存在“规模效应”的现象。如果财险公司规模在50亿元以下,盈利会相对困难,这主要是由于固定成本以及其他成本较高,公司规模小时难以实现分摊引起的。也有保险公司部门负责人表示,交强险承保亏损或与该险企交强险业务承保的区域、承保结构以及承保车型等不无关系。

《2017年全国交通事故责任保险保障程度分析报告》显示,不同地区的三责险投保率差异显著,发达地区机动车驾驶者的风险管理意识更强。东南沿海地区的投保率明显高于内陆地区,上海、浙江等地的三责险投保率均在95%以上,而黑龙江、山西、青海等地的三责险投保率不足55%。全国各地死亡赔付费用标准差异也较大,其中,赔付费用标准超过100万元的有11个省市;处于80万元至100万元之间的有7个省市,低于80万元的有18个省市。最高标准(上海,约158万元)约为最低标准(黑龙江,约71万元)的2.2倍,差额约87万元。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