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9/10/77r9o9pn43y45rw475uhh5l4azem5o.jpg?auto=compress&h=648&q=80&w=1080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瑞士藝術能量豐沛的秘密(下):從紙鈔到狂歡節,無所不在的藝術教育

by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除了前文提到巴塞爾模式、私人收藏與自由港提供的藝術環境與氛圍,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Johan Heinrich Pestalozzi)早在19世紀初,就開始提倡美學教育深深影響瑞士,究竟瑞士藝術教育的養成,又有哪些獨到之處?

文:劉彥甫(University of Vienna & Ghent University Global Studies MA、國立中央大學歷史學碩士、專欄作家)

2015年,在佳士得紐約的拍賣會上,《指示者Man Pointing》以1.41億美元的成交價,創下了雕塑作品的全球拍賣新紀錄,瑞士人心裡清楚,藝術家賈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已被全球主要的博物館與畫廊收藏,他是全世界的文化資產,也許最好紀念賈科梅蒂的方式,就是透過每日的觸摸,以紙鈔的形式在瑞士繼續流通廣傳。

連年在「世界紙鈔設計」評比中榜上有名的瑞士紙鈔,從所有幣值的代表人物有半數都是藝術家,就可以了解瑞士相當重視藝術教育,他們分別是賈科梅蒂、「功能主義之父柯比意Le Corbusier」以及「幾何抽象藝術家阿爾普Sophie Taeuber-Arp」。

然而,除了前文提到巴塞爾模式、私人收藏與自由港提供的藝術環境與氛圍,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Johan Heinrich Pestalozzi)早在19世紀初,就開始提倡美學教育深深影響瑞士,究竟瑞士藝術教育的養成,又有哪些獨到之處?

https://image3.thenewslens.com/2019/10/m5q7qnx8i7m5nim2zr2wp78fyt1sej.jpg?auto=compress&q=80&w=1080
瑞士紙鈔上的賈科梅蒂Photo Credit: Swiss National Bank @ public domain

藝術教育哲學與制度

19世紀初的歐洲大陸,是個仍有農奴以及引進殖民地奴隸的年代,教育也是上層階級的專利,提倡平民教育的裴斯泰洛齊,當時就已宣揚教育就是要訓練及培養孩子三方面的能力,即所謂三個H-頭(Head)、手(Hand)、心(Heart)三方面。由於藝術能力(手)必須與知識(頭)和道德力量(心)聯繫在一起,因此藝術教育與工藝培訓必須融入人民的普通教育。

裴斯泰洛齊(Pestalozzi)當時主張,幾乎所有不具特殊才能的孩子皆能接受繪畫教育,而他們的教師既非藝術家本人,也不是接受藝術訓練的人,他的理論強調繪畫應使用幾何圖形之要素(直線和曲線)來構成,幾何圖形它能夠以一個基本的初步形狀來導入說明,靠著它這種相似的秩序法則,可以用來教導畫法及學習幾何學。

這方法不但不須描繪複雜的人形圖樣,同時亦能避免學院派那些只有優秀份子才接受教育的成見,而且這種作法更能符合那些當代勞動階級的工匠們之基本需求。

時至今日,我們可以看到斐斯泰洛齊的藝術教育哲學,落實在瑞士的義務教育中。由於瑞士法規明定公民應受義務教育至15歲,且瑞士只有5%的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於私立學校就讀,所以除卻極少數瑞士學童接受6-15歲的私立美術學校栽培,大多數公民在15歲前,在學校受到藝術教育的機會是一致的。

瑞士藝術教育的學制在三大階段與他國差異明顯,分別是:小學教育、中等教育與博士教育的藝術教育。

小學教育的藝術教育課綱會特別標註,授課核心為藝術與設計(視覺藝術、紡織品設計、技術設計)以維持瑞士工藝與藝術傳統;中等藝術教育下的一般國高中及專業學校,則延伸小學教育的課綱,但也可以選擇為期六年半,專攻藝術或音樂的藝術中學Musisches Gymnasium (secondary school of art)就讀至18歲上下,依興趣前往應用科技大學、一般大學或藝術大學就讀;多半應用科技大學與藝術大學不設博士班,凡是藝術教育的最終端博士教育,都回歸一般大學就學就業。

https://image6.thenewslens.com/2019/10/bf8boo82b52xc6836fl270ixqs8uy5.jpg?auto=compress&q=80&w=1080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透過瑞士溫特圖爾(Winterthur)一間中等教育學校的藝術課程成果報告(Visual design at the secondary school Rosenau),我們發現瑞士藝術教育仍保有裴斯泰洛齊的精神,特別注重手作與跨媒材的使用。

例如:七年級的水彩課程,即是使用深色丙烯酸塗料沾染蕨類植物,並在紙上打印後,接著使用水彩和水溶性彩色鉛筆,繪製想像的天空與倒影。或是八年級的拼貼課程,在定義與討論日漸重要的人工智能(AI)後,讓學生從雜誌和網路上複製圖像拼貼機器人,並重新命名。

另外,攝影課透過小組分工合作的形式,自由選擇經典大師藝術畫作,重現畫面的佈局並與同學分享,從而學習畫面的構圖,以及攝像採光與鋪排理想位置。透過這些不到15歲的瑞士學生作品,無論是水彩技法、超現實拼貼畫以及經典畫作的親身臨摹,瑞士藝術教育不僅精妙,從藝術環境到體制教育給予學生的養分,都讓他國為之欣羨。

瑞士狂歡節慶與經典藝術家

哲學家杜威提倡「生活即教育、學校即社會」的教育口號,應從實踐中學習的精神,瑞士可謂遵奉杜威教育的國度。瑞士不僅有強大的自由港貿易、私人收藏風氣、巴塞爾會展模式以及藝術教育的傳統,瑞士狂歡節慶與藝術合一的生活樣貌,同樣滋養瑞士成為藝術大國。每年復活節前第四個星期的星期三開始,各城市連續三天(約二月末或三月初的某天開始),幾乎晝夜不停,節日期間全國公民都會参加狂歡。

狂歡節(Karneval) 意指著天主教守齋期前的狂歡放肆,守齋開始後就禁肉禁酒了,按傳統,這個夜晚瑞士人恣意行樂到最大的極限,尤其古時人們相信,裝神弄鬼,敲鑼打鼓可以驅走惡靈與冬天,因此這些怪異的裝扮成了狂歡節的必備行頭。

https://image3.thenewslens.com/2019/10/67b2dyvqzv36sp339j2moe7rnfosyq.jpg?auto=compress&q=80&w=1080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例如:巴塞爾狂歡節自1853年興起,多年來保持著傳統特色,為了每年狂歡節的到來,瑞士公民期待了整整一年。狂歡節期間公民誇張地裝扮瘋狂致極,面具服飾使得人們找到新的自我,並在音樂演奏中遊街慶祝(新教地區亦為學齡前的兒童準備童書製作工作坊,以及瑞士狂歡節面具製作的課程,讓瑞士文化與藝術在地深根)。

所有兒童團、樂團及報名團體從下午沿著萊茵河遊行,除了有手持火把的火焰巡遊,狂歡節的亮點是廣場(Münsterplatz)上的燈籠展,二百多個參展燈籠的布面,由藝術家繪製詩句或諷刺當代時事的漫畫及創作,婦女和兒童不時將彩色纸屑抛向人群,另有喬裝成各式樣貌的表演者,從遊行車隊上向人群拋撒糖果和紀念品。

這項從巴塞爾到全國都十分重視的節日,不僅彰顯瑞士藝術,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授予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位階,以國際組織的高度支持這項每年都有兩萬人參與組織,無論在音樂、方言、藝術還是手工藝都非常有特色的鮮活傳統。

聯合國教科文組識的世界遺產委員會,亦於2016年決定授予瑞士建築師與藝術家柯比意建築作品,列入世界文化遺產(World Heritage Site),17件建築橫跨法國、瑞士、比利時、德國、阿根廷、日本與印度的偉大功勛,突顯瑞士藝術家對世界的貢獻驚艷卻低調。

此外,在歷史上以反對一次世界大戰的藝術浪潮達達主義運動(Dadaism),就是從蘇黎世萌芽影響整個世界,催生達達使用幾何構圖並試圖將抽象藝術融入日常生活的主要提倡者,就是瑞士法郎紙鈔50元上的女性瑞士公民,幾何抽象藝術家阿爾普(Sophie Taeuber-Arp)。

https://image6.thenewslens.com/2019/10/3bwgesgzuh2ua6vlmo2hsn9u4o9bap.jpg?auto=compress&q=80&w=1080
瑞士法郎紙鈔50元上的幾何抽象藝術家阿爾普Photo Credit: Swiss National Bank @ public domain

二戰後美國邁向世界霸權的頂峰,全球連帶受到美國化的影響,無論是藝術或好萊塢電影產業,處處可見美國資本力量介入的痕跡。

有趣的是,出生並接受完整瑞士應用科技大學培育的吉格Hans Ruedi Giger,這位多才多藝的超現實主義大師,是一個作為視覺藝術家,雕塑家,設計師,插畫家還是平面設計師都面面俱到的鬼才,HR Giger最著名的異形(Alien)創作,讓他在1980年為瑞士贏得了一座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

至今吉格的作品仍被置於在瑞士古城格魯耶爾(Gruyères),一座以吉格名字命名的博物館中,所有博物館的參觀者都可以在附設的酒吧,一邊飲酒並欣賞令人印象深刻的藝術,這不僅回應了瑞士藝術與生活高度連結的主張,同時也從日常印證了瑞士藝術的特殊與不凡。

本文經台灣歐洲聯盟研究協會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翁世航